胆囊炎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有右上腹疼痛(进食油腻后发作、向肩背放射)、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等)、发热、少数有黄疸;慢性胆囊炎有右上腹隐痛等、消化道消化不良表现、部分无特异症状,不同年龄、生理时期及有基础病史者症状有差异
急性胆囊炎:
腹痛:多为右上腹疼痛,开始时可为隐痛,随后疼痛逐渐加重,呈持续性绞痛,可向右肩或背部放射,这是因为胆囊受到炎症刺激,引起胆囊的收缩和痉挛,以及炎症波及周围组织所致。疼痛常发生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尤其是饱餐或进食高脂食物后,这是由于进食后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出,若胆囊有炎症,就会引发疼痛。
消化道症状: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因为胆囊炎症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道蠕动功能紊乱,胆汁排出不畅影响消化功能,从而引起恶心、呕吐。部分患者还会有腹胀、食欲减退等表现。
发热:病情较轻时可能仅有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病情较重时可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这是机体对炎症的一种全身性反应,炎症因子释放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
黄疸: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疸,这是因为炎症波及胆总管,引起胆总管痉挛或炎症水肿导致胆道梗阻,使胆红素逆流进入血液,从而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
慢性胆囊炎:
腹痛:疼痛程度不一,可为右上腹隐痛、胀痛或钝痛,疼痛可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疼痛发作时间不定,可间断出现。这是由于胆囊长期存在炎症,胆囊壁增厚、粘连,胆囊收缩功能减退,进食油腻食物后胆汁分泌增加,胆囊收缩时引起疼痛。
消化道症状:患者常表现为消化不良,如餐后上腹部饱胀、嗳气、反酸等,这是因为胆囊的浓缩和排泄胆汁功能减退,影响了脂肪的消化吸收,导致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功能受到影响。
其他表现: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特异性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胆囊有异常。
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胆囊炎的症状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胆囊炎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腹痛可能较为剧烈,且可能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需要家长密切观察。老年人胆囊炎症状可能不典型,腹痛可能不明显,而以其他消化道症状或全身不适为主要表现,容易被忽视,需提高警惕。女性在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胆囊炎的发生和症状表现可能与非妊娠时期有所不同,妊娠时由于激素变化和胆囊排空功能减退等因素,更容易发生胆囊炎,症状也可能有所变化。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合并糖尿病等,胆囊炎的症状可能不典型,且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要更加关注和及时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