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血病有多种表现,包括贫血相关的面色苍白、乏力,约60%以上患儿有此症状;出血倾向方面,皮肤黏膜可出现瘀点、瘀斑、鼻出血,少数有内脏出血如消化道、颅内出血;发热多数为低热、部分为高热,约50%以上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且抗感染药效果不佳;肝脾淋巴结肿大,约70%-80%患儿有肝脾肿大,全身浅表淋巴结常见肿大。
一、贫血相关表现
儿童白血病时,骨髓造血功能受影响,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患儿会出现面色苍白,这是因为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携氧能力下降,皮肤黏膜供血不足所致;还可能有乏力的表现,孩子会感觉容易疲倦,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这是由于全身组织器官供氧不足,代谢功能受到影响。例如,有研究显示约60%以上的儿童白血病患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面色苍白和乏力症状,这些表现在婴幼儿中可能不太容易被早期察觉,因为婴幼儿本身面色可能相对较红,但对比其日常状态会发现活动较以往减少等。
二、出血倾向相关症状
1.皮肤黏膜出血:白血病患儿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容易出现皮肤瘀点、瘀斑,常见于四肢、躯干等部位,这是因为血小板无法正常发挥止血功能,微小血管破裂后血液渗出到皮肤下形成;还可能有鼻出血,鼻腔黏膜比较脆弱,在血小板减少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出血,且可能较难止住。据统计,约30%-40%的儿童白血病患儿会出现皮肤瘀点瘀斑和鼻出血等表现。
2.内脏出血:少数患儿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这是因为消化道黏膜下血管破裂出血;也可能有颅内出血,这是非常严重的情况,会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但相对较少见,不过一旦发生后果严重。
三、发热表现
儿童白血病患儿常出现发热,多数为低热,体温在37.5℃-38.5℃左右,但也有部分患儿会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9℃。发热的原因一方面是白血病细胞本身释放内源性致热原,另一方面是患儿免疫力低下,容易合并感染,如呼吸道感染等,从而引起发热。有资料表明,约50%以上的儿童白血病患儿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就诊,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发热使用一般的抗感染药物效果往往不佳。
四、肝脾淋巴结肿大表现
1.肝脾肿大:白血病细胞浸润肝脏和脾脏,导致肝脾肿大,可在腹部触摸到肝脾增大,质地可能偏硬。一般来说,约70%-80%的儿童白血病患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脾肿大情况,肿大的程度因人而异。
2.淋巴结肿大:全身浅表淋巴结可能出现肿大,以颈部、颌下、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较为常见,淋巴结质地较硬,可活动或融合在一起,但一般无明显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