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溃疡是在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及感染协同作用下致足部皮肤或深部组织破损,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足部畸形、既往病史、外周动脉疾病与神经病变为危险因素,早期有感觉异常,随病情发展出现皮肤破溃等表现,诊断需结合糖尿病史、足部等检查综合明确,老年患者需密切监测护理,儿童患者要控血糖保足部功能等。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在糖尿病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及感染等多因素协同作用下导致的足部皮肤或深部组织破损。神经病变使足部感觉减退或丧失,患者难以及时察觉足部微小损伤;血管病变引起足部血供减少,影响伤口愈合;感染则常因皮肤破损后细菌侵入而继发,三者相互作用促使溃疡形成与进展。
危险因素分析
病程与血糖控制: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溃疡风险显著升高,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害神经和血管功能,且不利于伤口修复;血糖控制不佳(如糖化血红蛋白持续>7%)会进一步加重神经、血管病变,增加溃疡发生几率。
足部畸形与既往病史:存在足部畸形(如足弓异常、锤状趾、拇外翻等)的患者,足部受力分布不均,易导致局部皮肤磨损破溃;有足部溃疡或截肢史的患者,再次发生溃疡的风险较常人高出数倍。
外周动脉疾病与神经病变:合并外周动脉疾病会使足部血供进一步减少,加重组织缺血;神经病变除导致感觉减退外,还可能引起足部肌肉萎缩、关节变形,增加溃疡发生风险。
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
早期可表现为足部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烧灼感等;随着病情发展,足部出现皮肤破溃、水疱、感染,创面可累及表皮、真皮甚至深部肌肉、骨骼,严重时伴恶臭、脓性分泌物渗出,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
诊断要点
需结合糖尿病病史、详细足部检查(包括创面大小、深度、感染情况评估)、血管检查(如多普勒超声检测动脉血流、经皮氧分压测定等判断血供)及神经功能检查(如Semmes-Weinstein单丝试验评估感觉神经功能),综合明确溃疡的病因、严重程度及相关并发症情况。
特殊人群需注意的要点
老年糖尿病患者:老年患者伤口愈合能力下降,且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等),需更密切监测血糖、加强足部护理(如每日检查足部、选择合适鞋袜),预防溃疡发生及促进已溃疡创面愈合。
儿童糖尿病患者:虽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糖尿病足溃疡,需在严格控制血糖基础上,注重保护足部功能以避免影响生长发育,同时需特别谨慎选择治疗方案,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最大程度减少对儿童身体发育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