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发性肝炎属重型肝炎范畴由多种病因致大量肝细胞坏死起病急骤进展迅猛病因包括病毒性肝炎、药物或毒物损伤、自身免疫因素、遗传代谢性疾病临床表现初期有类似普通肝炎症状、黄疸进行性加深、凝血功能障碍及严重并发症诊断通过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治疗包括支持对症、抗病毒、人工肝支持、肝移植特殊人群中儿童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肝功能变化孕妇需产科与肝病科多学科协作有基础肝病患者预后更差需积极评估原发病维持整体状况稳定。
一、定义
爆发性肝炎属重型肝炎范畴,是由多种病因引发大量肝细胞坏死,致使肝功能严重受损,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猛的严重肝脏疾病。
二、病因
1.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等肝炎病毒感染为常见病因,病毒复制活跃可引发强烈免疫反应,损伤大量肝细胞。2.药物或毒物损伤:某些药物(如抗结核药、化疗药等)或误食毒蘑菇等毒物,可直接或通过代谢产物损伤肝细胞。3.自身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机制异常攻击肝细胞,导致肝细胞大范围坏死。4.遗传代谢性疾病:如Wilson病(肝豆状核变性)等遗传代谢病,因代谢障碍积累毒性物质损伤肝脏。
三、临床表现
1.初期表现:起病初期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类似普通肝炎症状,但病情进展快。2.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清总胆红素短期内迅速升高,常超过171μmol/L。3.凝血功能障碍: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或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表现为皮肤瘀斑、鼻出血等。4.严重并发症:可出现肝性脑病(如意识障碍、行为异常等)、腹水、肝肾综合征等,危及生命。
四、诊断
1.实验室检查:检测肝功能(胆红素、转氨酶等)、凝血功能(INR、PTA等)、病毒学指标(肝炎病毒标志物等)。2.影像学检查:超声、CT等观察肝脏大小变化,协助判断病情。
五、治疗原则
1.支持对症治疗:补充白蛋白维持胶体渗透压,纠正凝血功能,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2.抗病毒治疗:针对病毒性肝炎进行抗病毒用药。3.人工肝支持治疗:通过人工肝装置清除毒素、补充凝血因子等,暂时替代肝脏部分功能。4.肝移植:病情终末期时考虑肝移植手术。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起病可能较隐匿但进展快,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肝功能变化,及时干预。2.孕妇患者:患爆发性肝炎风险更高,病情变化迅速,需产科与肝病科多学科协作,评估母婴预后。3.有基础肝病患者:如本身有慢性肝病,发生爆发性肝炎时预后更差,需积极评估原发病并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注重维持患者整体状况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