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检查包含实验室检查(血液生化可反映肝损伤、胆红素代谢、合成功能,病毒学查乙肝丙肝,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筛查肝癌)、影像学检查(超声为常用筛查手段,CT能清晰显示病变位置关系,MRI分辨率高无辐射但价高时间长)、肝穿刺活检可明确病理但为有创操作需评估凝血,特殊人群中儿童超声初筛,孕妇选影响小检查方式,凝血障碍者肝穿需谨慎评估。
一、实验室检查
1.1血液生化检查:包括肝功能相关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数值升高常见于肝炎等肝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胆红素指标异常提示胆红素代谢障碍,可辅助判断黄疸类型及肝病严重程度;白蛋白、球蛋白及白球比等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白蛋白降低常见于慢性肝病导致合成功能减退。
1.2病毒学检查:如乙肝五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可判断是否感染乙肝病毒及感染状态;丙肝抗体检测用于筛查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若阳性需进一步行丙肝病毒RNA定量检测明确病毒复制情况。
1.3肿瘤标志物检查:甲胎蛋白(AFP)是筛查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指标,在肝癌患者中常显著升高,但部分良性肝病如肝炎活动期等也可能有轻度升高。
二、影像学检查
2.1超声检查:为肝病常用筛查手段,可实时观察肝脏大小、形态、实质回声情况,能发现肝内有无占位性病变、囊肿、结石等,对脂肪肝、肝血管瘤、肝囊肿等疾病诊断有重要价值,且操作简便、无辐射。
2.2CT检查:能清晰显示肝脏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肝癌、肝脓肿、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有重要意义,可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但有一定辐射性。
2.3MRI检查:对肝脏病变的分辨率高于CT,尤其在鉴别肝脏良恶性肿瘤、评估肝脏血管病变等方面有优势,且无辐射,但检查时间相对较长,价格较高。
三、肝穿刺活检
3.1是获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的方法,可明确肝脏病变的病理类型,如肝炎的炎症分级、肝硬化的纤维化分期等,对一些临床诊断不明确的肝病,如鉴别不明原因的肝损伤、疑似肝癌等有重要诊断价值;但该检查为有创操作,需考虑患者凝血功能等情况,若患者凝血功能严重异常,行肝穿刺活检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检查前需评估患者全身状况。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儿童患者行超声检查相对无创,可作为初步筛查首选;孕妇进行影像学检查时需权衡辐射等风险,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检查方式;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行肝穿刺活检需谨慎评估,必要时先纠正凝血功能后再考虑检查,以保障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