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代谢异常与胎盘激素对抗胰岛素等机制相关产后部分患者患2型糖尿病风险增高高危因素有孕妇自身因素及生活方式因素诊断用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标准为空腹等血糖达相应值即诊断对母婴有影响对孕妇可增子痫前期等风险对胎儿可致巨大儿等并增新生儿并发症管理有饮食控制、运动干预、血糖监测、药物治疗特殊人群如高龄、肥胖等有相应注意事项需密切监测等。
一、定义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其发生与胎盘分泌的激素对抗胰岛素作用、胰岛素抵抗增加等机制相关,通常于产后血糖可恢复正常,但部分患者将来患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
二、高危因素
1.孕妇自身因素:年龄≥35岁、孕前体重指数(BMI)≥28kg/m2、有糖尿病家族史、既往有妊娠期糖尿病史、曾分娩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等,此类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升高。
2.生活方式因素:孕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胰岛素抵抗,提升患病几率。
三、诊断标准
采用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进行诊断,具体标准为:空腹血糖≥5.1mmol/L、服糖后1小时血糖≥10.0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8.5mmol/L,三者中任意一项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四、对母婴的影响
(一)对孕妇的影响
可增加子痫前期、感染、羊水过多等发生风险,且产后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较普通人群显著升高。
(二)对胎儿的影响
可能导致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早产、胎儿窘迫等,增加新生儿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几率。
五、管理方法
(一)饮食控制
合理安排饮食结构,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60%,蛋白质占15%~20%,脂肪占25%~30%,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控制血糖水平。
(二)运动干预
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等,有助于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辅助控制血糖,但需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应适宜,避免过度劳累。
(三)血糖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密切关注血糖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管理方案。
(四)药物治疗
必要时可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高龄孕妇:需更密切监测血糖及母婴状况,因高龄妊娠本身并发症风险较高,妊娠期糖尿病会进一步增加相关风险。
2.肥胖孕妇:要合理控制体重增长速度,避免体重增长过快加重胰岛素抵抗,同时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
3.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应早期进行筛查,以便尽早发现问题并干预。
4.既往有妊娠期糖尿病史者:再次妊娠时复发风险高,需加强血糖监测和管理,孕期需更严格把控血糖水平,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