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引发足部多种异常,包括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或灼痛;皮肤改变如肤色变暗、出现红斑、干燥脱屑;外观及结构异常如足部变形、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还有溃疡或感染倾向如微小伤口不易愈合、有感染迹象等,不同人群因自身情况不同风险有差异。
一、足部感觉异常
1.麻木感:糖尿病患者若出现足部持续或间歇性麻木,可能是糖尿病足前兆。这是因为高血糖状态长期损伤神经,影响神经传导功能,导致足部感觉神经受损,使得患者对足部的感觉变得迟钝,如年龄较大的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延长,神经病变风险增加,更易出现足部麻木。
2.刺痛或灼痛感:部分患者会有足部刺痛或类似灼痛的感觉,这是神经病变的表现之一。受损神经异常放电可引发这种异常感觉,对于有长期糖尿病病史且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的人群,更易出现此类神经感觉异常。
二、皮肤改变
1.皮肤颜色变化
肤色变暗:足部皮肤颜色逐渐变暗,可能是血液循环不良的征兆。糖尿病会导致血管病变,影响足部血液供应,使皮肤营养缺乏,从而颜色改变,男性糖尿病患者若同时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血管损伤,增加肤色变暗的风险。
出现红斑:足部皮肤出现不明原因红斑且长时间不消退,可能与局部血管炎症或微循环障碍有关,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由于体重因素,足部承受压力大且血液循环相对更差,更易出现这种皮肤红斑情况。
2.皮肤干燥、脱屑:糖尿病导致皮肤汗腺分泌异常等,可引起足部皮肤干燥、脱屑。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皮肤本身相对干燥,加上高血糖影响,更容易出现皮肤干燥脱屑现象,若不注意足部保湿,会加重皮肤问题,增加足部感染风险。
三、足部外观及结构异常
1.足部变形:糖尿病可引起足部关节和骨骼病变,导致足部变形,如锤状趾、爪形趾等。长期高血糖影响足部组织代谢和结构,对于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者,足部变形的发生率较高,这会改变足部正常力学结构,使足部更容易受到损伤。
2.足背动脉搏动减弱:通过触摸足背动脉,若发现其搏动较正常明显减弱或难以触及,提示下肢动脉可能有粥样硬化等病变,影响足部血液供应,这在患有糖尿病多年且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人群中较为常见,因为这些疾病会协同加重血管病变。
四、溃疡或感染倾向
1.微小伤口不易愈合: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高,抑制白细胞的功能,且血管病变影响伤口处营养供应和修复,所以足部哪怕是微小伤口也比常人更难愈合,若有足部微小擦伤等情况长时间不愈合,需警惕糖尿病足前兆,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由于其伤口修复能力相对较弱,更要密切关注微小伤口的愈合情况。
2.有感染迹象:足部出现红肿、疼痛、有分泌物等感染迹象,可能是糖尿病足即将发生的信号,这与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滋生有关,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由于身体处于特殊生理状态,代谢和免疫等方面变化,足部感染风险相对增加,更应注意观察足部是否有感染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