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在情绪上表现为过度紧张担忧,躯体上有神经系统如头晕头痛、睡眠障碍,心血管系统如心悸、血压波动等表现,行为上有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肌肉紧张)和回避行为(回避焦虑场景情境),不同人群在各方面表现有差异。
一、情绪方面表现
焦虑症患者在情绪上常常处于过度紧张、担忧的状态。例如,会持续出现不明原因的紧张不安,这种紧张感可能没有明确的对象或固定的内容,患者自己也难以控制。青少年可能因学业压力等因素影响,更容易陷入这种无端的紧张情绪中,长期处于这样的情绪状态可能会影响其学习效率和社交互动。女性在生理期前后,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加重这种情绪焦虑的表现,而男性也可能因工作、家庭等多方面压力出现类似的过度紧张担忧情绪。
二、躯体方面表现
1.神经系统相关
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研究表明,焦虑症患者由于交感神经兴奋等因素,脑血管可能出现功能性改变,导致头晕、头痛。老年人本身脑血管调节功能相对较弱,若患有焦虑症,出现头晕、头痛的概率可能相对较高,且症状可能更为明显。
睡眠障碍也是常见躯体表现,如入睡困难、多梦、易惊醒等。焦虑情绪会干扰大脑的睡眠调节机制,使得患者难以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儿童焦虑症患者可能表现为夜间睡眠不安稳,频繁夜醒,这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生长激素在深度睡眠时分泌旺盛,睡眠障碍会阻碍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
2.心血管系统相关
心悸是较为常见的躯体症状,患者可自觉心跳加快、心慌。这是由于焦虑状态下,体内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被激活,释放大量肾上腺素等激素,导致心脏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患者,若并发焦虑症,心悸症状可能会加重,甚至可能诱发心血管事件。
血压波动也是可能出现的情况,部分焦虑症患者会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这是因为焦虑时交感神经兴奋,外周血管收缩,阻力增加,从而导致血压上升。女性更年期前后,本身血压调节就可能出现波动,若患有焦虑症,血压波动可能更为显著。
三、行为方面表现
1.运动性不安
表现为坐立不安,患者无法安静地待在一个地方,不停地扭动身体、搓手等。儿童焦虑症患者可能会在座位上频繁变换姿势,难以保持安静。老年人若患有焦虑症,坐立不安可能会影响其日常活动,如散步时也会表现出不自然的动作。
肌肉紧张也是行为方面的表现,患者全身肌肉可能处于紧张状态,尤其是颈部、肩部等肌肉群。长期肌肉紧张可能会导致肌肉酸痛等不适,上班族由于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工作,若伴有焦虑症,肌肉紧张的情况可能会更加严重。
2.回避行为
患者可能会回避一些让他们感到焦虑的场景或情境。例如,害怕社交的患者可能会回避社交场合。青少年若在学校中因焦虑而回避某些课堂活动或社交互动,可能会影响其学业和社交能力的发展。不同性别在回避行为上可能有所差异,女性可能更倾向于回避一些与社交相关的具有不确定性的情境,而男性可能更多回避与工作相关的高压力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