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血病初期血常规有诸多异常表现,白细胞总数可增高、正常或减低,分类中原始和幼稚细胞比例明显增高;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降低,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减低;血小板计数多降低且有出血倾向,不过血常规异常不一定是白血病,需结合临床症状等进一步确诊,儿童有相关异常症状应警惕白血病及时就医。
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异常
1.白细胞总数变化:儿童白血病初期白细胞计数可出现明显异常,部分患儿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增高,有的可高达(50-100)×10/L甚至更高,也有部分患儿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当白细胞总数增高时,往往是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导致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显著上升;而白细胞总数减低时,可能是白血病细胞抑制了正常造血干细胞的功能,使得白细胞生成减少。例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中,约有1/3的患儿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低,其余患儿白细胞计数增高。
2.白细胞分类异常:白细胞分类中原始细胞和幼稚细胞比例明显增高是儿童白血病初期血常规的重要表现之一。以急性髓系白血病为例,外周血涂片可见大量原始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等幼稚细胞;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可见较多原始淋巴细胞和幼稚淋巴细胞。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不会出现大量原始及幼稚细胞,而白血病时由于异常造血细胞的无序增殖,这些未成熟的细胞进入外周血循环。
二、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异常
1.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儿童白血病初期常出现贫血表现,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降低。一般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即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在正常范围内,但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参考值。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影响了正常造血微环境,抑制了红细胞的生成,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从而引起贫血。例如,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约80%的患儿就诊时已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血红蛋白可低于90g/L。
2.网织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通常减低。网织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计数减低反映了骨髓红细胞造血功能受到抑制。白血病细胞占据骨髓空间,干扰了正常红细胞的造血过程,使得网织红细胞生成减少。
三、血小板计数异常
1.血小板计数变化:儿童白血病初期血小板计数多降低。血小板减少可导致患儿出现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血小板减少的机制主要是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抑制了巨核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得血小板生成减少;此外,白血病细胞释放的一些物质可能会破坏血小板,也会导致血小板数量下降。例如,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血小板减少往往比较明显,部分患儿血小板计数可低于20×10/L,出血风险较高。
儿童白血病初期血常规表现具有上述特点,但血常规异常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患有白血病,还需要结合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其他检查(如骨髓穿刺等)进一步明确诊断。对于儿童出现血常规异常伴有发热、贫血、出血等症状时,应高度警惕白血病的可能,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同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