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是临床常见由多种病因致腹腔内外脏器病变引发的腹部疼痛症状涉及多系统疾病,病因分腹腔脏器疾病(含炎症性、脏器穿孔、阻塞或扭转、血管病变等)和腹腔外疾病(含胸部疾病牵涉痛、全身性疾病等),临床表现有疼痛特点(性质多样部位与病变脏器相关)及伴随症状(常伴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诊断方法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不同人群有特点,儿童需警惕肠套叠等,女性需考虑妇科疾病,老年人需警惕腹腔外疾病导致的牵涉痛。
一、定义
腹痛是指由腹腔内外脏器病变引发的腹部疼痛症状,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可由多种病因导致,涉及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系统疾病。
二、病因分类
(一)腹腔脏器疾病
1.炎症性疾病:如急性胃炎可因饮食不当、感染等致胃黏膜炎症出现上腹痛;急性肠炎多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脐周及下腹部疼痛伴腹泻等。
2.脏器穿孔:胃穿孔多因溃疡等致胃壁破损,出现突发剧烈上腹部刀割样痛;肠穿孔可由肠梗阻、肠坏死等引发,腹痛剧烈且伴腹膜刺激征。
3.阻塞或扭转:肠梗阻因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出现阵发性腹部绞痛,伴呕吐、停止排气排便;肠扭转多见于小肠或乙状结肠,突发剧烈腹痛伴腹胀。
4.血管病变:肠系膜动脉栓塞时肠道缺血出现剧烈腹痛,早期腹部体征可不明显。
(二)腹腔外疾病
1.胸部疾病牵涉痛:心绞痛可表现为心前区及左上腹牵涉痛,易误诊;肺炎累及胸膜时可出现右上腹牵涉痛伴胸痛、咳嗽等。
2.全身性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可出现腹痛、恶心等,伴血糖升高、酮体阳性;尿毒症患者因毒素蓄积可致腹部不适。
三、临床表现
(一)疼痛特点
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绞痛(如肠梗阻)、刀割样痛(如穿孔)等;疼痛部位与病变脏器相关,如胃十二指肠病变多在上腹部,胆囊炎、胆石症多在右上腹,急性阑尾炎多在右下腹麦氏点。
(二)伴随症状
常伴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如急性胰腺炎除腹痛外可伴恶心、呕吐,血淀粉酶升高;肠梗阻可伴停止排气排便。
四、诊断方法
(一)病史采集
了解腹痛起病急缓、部位、性质、程度、发作规律及伴随症状等,如儿童突发腹痛伴果酱样便需考虑肠套叠。
(二)体格检查
重点检查腹部体征,如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如腹膜炎时出现明显腹膜刺激征。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提示感染(白细胞升高),生化检查可了解肝肾功能、血糖等情况。
2.影像学检查:超声可用于检查肝胆胰脾等脏器病变;CT可清晰显示腹腔内结构,辅助诊断肠梗阻、肿瘤等;X线可协助诊断肠穿孔(膈下游离气体)等。
五、不同人群特点
(一)儿童
儿童腹痛需警惕肠套叠(多见于婴幼儿,表现为突发哭闹、呕吐、腹部包块)、肠系膜淋巴结炎(多与上呼吸道感染相关,腹痛伴发热)等,儿童表述不清时需密切观察体征变化,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排查简单病因。
(二)老年人
老年人腹痛病情可能隐匿,多种疾病并存,需警惕心梗等腹腔外疾病导致的牵涉痛,因机体反应可能不典型,需全面检查鉴别。
(三)女性
女性腹痛需考虑妇科疾病,如宫外孕(有停经史,腹痛伴阴道流血)、卵巢囊肿蒂扭转(突发一侧下腹剧痛伴恶心呕吐)等,需结合妇科相关检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