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正常也可能是白血病,部分白血病患者如低增生性白血病、白血病早期、特殊类型白血病等血常规可正常;血常规正常不能完全排除白血病,其有局限性,不能仅依血常规正常判断,还需结合骨髓穿刺等其他检查,不同年龄人群、有不良生活方式或特殊病史者,即使血常规正常,出现可疑白血病症状时也需重视进一步检查来明确是否患白血病。
一、部分白血病患者血常规可正常的情况
1.低增生性白血病:这类白血病骨髓造血细胞增生低下,外周血三系细胞可减少,血常规可能呈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情况。从骨髓象来看,有核细胞增生减低,原始细胞比例达到诊断白血病的标准(如急性白血病要求骨髓原始细胞≥30%),但外周血血常规表现不典型。例如,部分患者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可能在正常范围内,但骨髓中存在大量异常的白血病细胞。
2.白血病早期:疾病处于早期阶段时,骨髓中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情况可能还未充分影响外周血的细胞计数。此时外周血常规可能无明显异常改变,但骨髓穿刺等进一步检查可发现异常的白血病细胞。比如慢性白血病在慢性期时,可能血常规无显著异常,但骨髓中已经存在较多的白血病相关细胞。
3.特殊类型白血病:某些罕见类型的白血病,其外周血血常规表现可能不典型。如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患者血常规中中性粒细胞计数可能在正常范围附近波动,但骨髓中存在大量成熟中性粒细胞样的白血病细胞增殖。
二、血常规正常时排除白血病的局限性
1.不能完全排除:血常规正常不能绝对排除白血病,因为存在上述特殊情况。如果临床高度怀疑白血病,仅依靠血常规正常是不够的,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如骨髓穿刺、骨髓活检、染色体检查、基因检测等。例如,对于有发热、贫血、出血倾向等可疑白血病表现,但血常规正常的患者,必须进一步进行骨髓穿刺检查,以明确骨髓中是否存在异常的白血病细胞。
2.不同年龄人群的差异
儿童:儿童白血病中,部分类型可能在早期血常规正常。儿童如果出现反复发热、皮肤瘀点瘀斑、面色苍白等症状,即使血常规正常,也需要警惕白血病可能,因为儿童白血病的骨髓象变化可能早于血常规改变。比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疾病初期骨髓中原始淋巴细胞增多,但外周血血常规可能还未出现明显的白细胞计数异常、血红蛋白降低或血小板减少等情况。
成年人:成年人出现可疑白血病表现时,血常规正常也不能放松警惕。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等多方面因素。如果有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化学毒物等病史,即使血常规正常,也应进一步检查骨髓等。
3.生活方式与白血病的关系:长期接触苯等有毒化学物质、长期暴露于辐射环境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白血病风险,但血常规正常时仍不能排除白血病。对于有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且有可疑白血病症状的人群,更要重视进一步的检查,因为这些不良因素可能已经对骨髓造血产生影响,只是还未在血常规中体现出来。
4.病史对判断的影响:有血液系统疾病家族史等特殊病史的人群,即使血常规正常,出现可疑白血病症状时,患白血病的概率相对较高,需要更积极地进行相关检查。比如家族中有白血病患者的个体,当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等症状时,不能因为血常规正常而忽视白血病的可能性,应及时进行骨髓等检查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