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血病有贫血、出血、发热、浸润等相关症状,包括贫血致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悸,血小板异常致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多数发热且易继发感染,浸润可致肝脾淋巴结肿大、骨和关节疼痛、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等,家长发现孩子有相关不明原因症状应及时带其就医检查,早期诊断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一、贫血相关症状
儿童白血病患者常出现贫血表现,主要是由于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抑制了正常造血功能。患儿会面色苍白,这是因为贫血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皮肤黏膜供血不足所致;还可能有头晕、乏力的症状,活动耐力明显降低,相较于同龄健康儿童,更容易感到疲倦,在进行日常活动如玩耍、走路等时,很快就会出现体力不支的情况;同时,还可能出现心悸,这是因为身体为了弥补缺氧状态,心脏会加快跳动来增加供血,从而导致患儿自觉心跳异常。
二、出血相关症状
1.皮肤黏膜出血
白血病患儿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容易出现皮肤黏膜出血。皮肤会有瘀点、瘀斑,多发生在身体受压部位或碰撞后,因为正常的血小板功能缺失,血管破裂后难以有效止血;鼻腔也容易出血,且可能较频繁,这是因为鼻腔黏膜血管丰富,血小板减少时容易发生破裂出血;牙龈出血也较为常见,在刷牙或咀嚼较硬食物时,容易出现牙龈渗血的情况。
2.内脏出血
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内脏出血,如消化道出血,可表现为呕血、黑便,这是因为消化道黏膜出血后,血液经过消化道排出所致;颅内出血是非常严重的情况,会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这是由于颅内血管破裂出血,压迫脑组织引起相应的神经症状。
三、发热相关症状
多数白血病患儿会有发热表现,体温可呈低热、中度发热甚至高热。发热的原因一方面是白血病细胞本身释放致热物质,另一方面是由于正常造血受抑制,患儿免疫力下降,容易继发感染。感染可发生在身体多个部位,如呼吸道感染,出现咳嗽、流涕、咽痛等症状;泌尿系统感染,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四、浸润相关症状
1.肝脾淋巴结肿大
白血病细胞浸润可导致肝脾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时,患儿腹部可触及肿大的肝脏和脾脏,表现为腹部饱满,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腹部较同龄孩子膨隆;浅表淋巴结肿大常见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可摸到质地较硬、无压痛或有轻度压痛的淋巴结,且可相互粘连。
2.骨和关节疼痛
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及骨膜,会引起骨和关节疼痛,多见于长骨、关节,患儿常表现为哭闹不安,尤其是下肢关节疼痛较为明显,活动时疼痛加剧,这是因为骨髓腔内白血病细胞增殖,压力增高,刺激骨膜及周围组织引起疼痛。
3.中枢神经系统浸润
少数患儿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的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等,这是由于白血病细胞侵犯脑膜或脑实质,导致颅内压升高及神经功能受损。
温馨提示:儿童白血病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症状中的一种或多种,尤其是不明原因的面色苍白、出血、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等情况,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进行血常规、骨髓穿刺等相关检查,以便早期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因为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白血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早期诊断可以争取更多的治疗时机,提高治愈率,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