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霍奇金淋巴瘤晚期有全身症状、淋巴结受累表现及结外器官受累表现。全身症状包括发热(体温持续或间歇、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和盗汗(夜间或入睡后多汗、不同情况影响不同);淋巴结受累表现有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进行性加重、压迫周围组织及不同年龄首发部位有差异)和淋巴结外侵犯(胃肠道受累出现腹痛等、皮肤受累出现瘙痒等);结外器官受累表现有肝脾受累(肝脏出现肝大等、脾脏肿大引起左上腹疼痛等)和骨髓受累(出现贫血等多种症状、不同年龄表现严重程度不同)。
一、全身症状
(一)发热
1.特点:非霍奇金淋巴瘤晚期患者可出现发热,体温可呈持续性或间歇性,体温范围多样,部分患者体温可高达38℃以上。其发热机制与肿瘤细胞释放的肿瘤坏死因子等致热物质有关。不同年龄患者发热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患者可能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时更易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老年患者发热可能与机体免疫力低下,感染风险增加相关,且发热持续时间可能相对较长。
(二)盗汗
1.表现:夜间或入睡后出汗较多,严重时可湿透衣物。这与肿瘤细胞代谢活跃,导致机体基础代谢率升高有关。对于不同性别患者,盗汗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可能相似,但女性患者可能因盗汗导致衣物更换频繁,增加皮肤感染风险等。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合并心血管疾病,盗汗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影响心脏功能。
二、淋巴结受累表现
(一)淋巴结肿大
1.部位:全身多处淋巴结可受累,以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较为常见。晚期时淋巴结肿大往往进行性加重,质地硬,可相互融合成块,部分患者淋巴结可压迫周围组织,如颈部淋巴结肿大可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腋窝淋巴结肿大可压迫血管神经,引起上肢肿胀、疼痛等。不同年龄患者淋巴结肿大的首发部位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者可能更易出现纵隔淋巴结肿大,从而压迫上腔静脉,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
(二)淋巴结外侵犯
1.胃肠道受累:可出现腹痛、腹泻、肠梗阻等症状。例如累及小肠时,患者可能出现慢性腹痛、腹泻,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肠梗阻,表现为停止排气排便、呕吐等。老年患者胃肠道功能本身较弱,胃肠道受累时症状可能更不典型,易被忽视。
2.皮肤受累:可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结节等表现。皮肤瘙痒可能是由于肿瘤细胞产生的某些物质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皮肤受累后出现过敏样反应的风险可能增加,需特别注意皮肤护理。
三、结外器官受累表现
(一)肝脾受累
1.肝脏:可出现肝大,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等。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黄疸等表现。儿童患者肝脏相对体积较大,肝脾受累时症状可能更明显,且对肝功能的影响可能较快加重。
2.脾脏:脾脏肿大,可引起左上腹疼痛等。脾脏功能亢进时,可导致血细胞减少,出现贫血、感染、出血等表现。老年患者脾脏功能本身有所减退,脾大时对血细胞的影响可能与年轻患者不同。
(二)骨髓受累
1.表现:可出现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出血可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感染则可出现发热、咳嗽等。不同年龄患者骨髓受累后的表现严重程度不同,儿童患者骨髓造血功能相对活跃,骨髓受累时贫血等症状可能发展较快;老年患者骨髓造血储备功能差,骨髓受累后更易出现严重的血细胞减少相关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