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鼻血可分为普通流鼻血和白血病相关流鼻血,普通流鼻血多因鼻腔局部因素引起,出血量少、可自止,全身状况无明显异常,血常规无明显异常,骨髓穿刺无异常;白血病相关流鼻血除鼻出血外伴全身症状,出血反复不易止,有其他部位出血倾向、发热、贫血等表现,血常规有明显异常,骨髓穿刺可见大量白血病细胞,儿童和老年人发生时需特别注意并通过相应检查鉴别。
一、流鼻血表现差异
普通流鼻血:多因鼻腔局部因素引起,比如鼻黏膜干燥、挖鼻等,一般出血量较少,多可自行停止,出血部位常见于鼻中隔前下方的黎氏区,局部检查可见鼻黏膜破损等局部诱因相关表现,通常全身状况无明显异常,除了鼻出血外无其他伴随的全身症状,如发热、贫血貌、乏力等。
白血病相关流鼻血:除了鼻出血外,往往伴有全身症状,出血可能反复发生且不易止住,出血量可多可少,同时常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瘀斑,口腔血疱等,还可能出现发热,体温可呈低热或高热,伴有贫血表现,如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部分患者还可能有肝、脾、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二、通过伴随症状区分
普通流鼻血:主要表现为单纯的鼻腔出血,一般无其他系统的明显异常表现,全身状况良好,不影响正常的日常活动和身体基本功能,除了因鼻出血可能带来的短暂不适外,无其他全身性的不适症状持续存在。
白血病相关流鼻血:除鼻出血外,会有一系列全身伴随症状,由于白血病会影响造血系统及全身多个器官,所以会出现发热,是因为白血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易感染,或白血病细胞自身释放致热物质;贫血是因为骨髓造血功能受白血病细胞抑制,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还可能出现骨关节疼痛,这是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及骨关节所致等。
三、实验室检查鉴别
血常规:
普通流鼻血:血常规一般无明显异常,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等指标多在正常范围内,除非是因严重鼻出血导致暂时性血液稀释,但这种情况纠正鼻出血后复查会恢复正常。
白血病相关流鼻血:血常规会有明显异常,常见白细胞计数异常,可升高或降低,伴有异常的白细胞形态;血小板计数常减少;血红蛋白也会降低,呈现贫血表现。
骨髓穿刺检查:
普通流鼻血:骨髓穿刺检查结果无异常,骨髓造血细胞形态、比例等均在正常范围,不存在白血病细胞浸润等白血病相关的骨髓象改变。
白血病相关流鼻血:骨髓穿刺是确诊白血病的重要依据,会发现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正常造血细胞受抑制,可见异常的原始及幼稚细胞比例增高,符合白血病的骨髓象特征。
四、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
儿童:儿童发生普通流鼻血多与鼻黏膜娇嫩、挖鼻、上呼吸道感染后鼻黏膜充血等有关,一般通过局部处理可缓解。而儿童白血病除了鼻出血外,还可能有不明原因的发热、面色苍白、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的整体状况,若鼻出血反复且伴有上述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老年人:老年人普通流鼻血可能与高血压导致鼻腔血管压力增高、鼻黏膜退变等有关,控制血压、局部处理鼻黏膜后多可止血。而老年人白血病相关流鼻血需警惕,因为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白血病的发生可能更隐匿,除鼻出血外,贫血、感染等表现可能更不典型,要通过详细的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来鉴别,且老年人在进行检查和后续诊疗时需考虑其身体基础疾病情况,如是否有心脏病、糖尿病等,选择合适的检查及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