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鸣音亢进是指肠鸣音每分钟超过10次且音响增强,常见病因有胃肠道出血、急性肠炎、机械性肠梗阻等,相关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治疗原则为针对病因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如胃肠道出血需明确原因治疗,机械性肠梗阻可能需手术等,肠鸣音亢进致不适可禁食、胃肠减压等,不同年龄人群在各方面有不同特点需注意。
一、常见病因
1.胃肠道出血:
当胃肠道有出血情况时,血液刺激肠道,可引起肠道蠕动增强,导致肠鸣音亢进。例如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时,除了有呕血、黑便等表现外,往往伴有肠鸣音亢进。从年龄角度看,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若老年患者出现胃肠道出血导致的肠鸣音亢进,需特别注意其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恢复可能较慢。从生活方式看,有长期饮酒、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胃肠道黏膜损伤,进而引发出血及肠鸣音亢进。
2.急性肠炎:
多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肠道受到炎症刺激,蠕动加快,出现肠鸣音亢进。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容易感染病原体引发急性肠炎。比如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急性肠炎,除了腹泻、呕吐外,常伴有肠鸣音亢进。在生活方式方面,儿童如果饮食不卫生,容易摄入被病原体污染的食物,从而诱发急性肠炎。
3.机械性肠梗阻:
各种原因引起肠腔狭窄,内容物通过障碍,梗阻以上部位的肠道强烈蠕动,出现肠鸣音亢进,同时可伴有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发生机械性肠梗阻的原因不同,儿童可能因肠套叠等原因,而成人可能因肠道肿瘤、肠粘连等原因。对于老年人群,肠道肿瘤导致机械性肠梗阻的风险相对较高,生活方式上长期缺乏运动等可能增加肠粘连的发生风险,进而引发机械性肠梗阻及肠鸣音亢进。
二、相关检查
1.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听诊器听诊腹部,能直接听到肠鸣音的频率和强度,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肠鸣音亢进以及大致的病情情况。对于儿童进行体格检查时,要注意操作轻柔,安抚儿童情绪,以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
2.实验室检查:
如血常规,若存在感染导致的肠鸣音亢进,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升高。对于有胃肠道出血的患者,血常规可能显示血红蛋白下降等贫血表现。不同年龄患者的血常规参考值有差异,儿童的血常规参考值与成人不同,医生会根据具体年龄来判断检查结果是否异常。
3.影像学检查:
腹部X线检查可帮助诊断机械性肠梗阻等情况,能看到肠管扩张、气液平面等表现。对于儿童进行腹部X线检查时,要做好辐射防护。腹部CT检查对于肠道肿瘤等病变的诊断更具优势,能更清晰地显示肠道及周围组织的情况,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检查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扫描参数等。
三、治疗原则
1.针对病因治疗:
如果是胃肠道出血引起的肠鸣音亢进,需要明确出血原因,如为消化性溃疡出血,可能需要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等进行治疗;若是肠道肿瘤导致的机械性肠梗阻引起的肠鸣音亢进,则需要考虑手术等治疗肿瘤的措施。对于儿童患者,在治疗病因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
2.对症支持治疗:
对于肠鸣音亢进导致患者不适的情况,可采取相应措施。比如让患者暂时禁食,进行胃肠减压等,以减轻肠道的负担,缓解肠鸣音亢进相关的不适症状。在对儿童进行胃肠减压等操作时,要选择合适的器材,并注意操作过程中的护理,确保儿童的安全和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