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减少原因多样,不一定是白血病。常见原因有感染、药物、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白血病时白细胞数量可异常,还伴骨髓原始及幼稚细胞增多等其他特征;鉴别需详细病史采集、全面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儿童和老年人白细胞减少各有特点及注意事项,儿童易因感染致白细胞减少需防感染,老年人因多种因素致白细胞减少要防感染且谨慎用药。
一、白细胞减少的常见原因
感染因素:某些病毒感染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如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等。例如,有研究表明,流感病毒感染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降低较为常见,这是因为病毒感染会影响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功能,抑制粒细胞的生成。
药物因素:一些药物可导致白细胞减少,如抗肿瘤药物、抗甲状腺药物等。以抗肿瘤药物为例,很多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骨髓造血细胞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引起白细胞减少。
血液系统疾病:除了白血病外,其他血液系统疾病也可能导致白细胞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全血细胞减少,其中包括白细胞减少。
自身免疫性疾病:像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可能会攻击白细胞,导致白细胞破坏增多,进而引起白细胞减少。
二、白血病与白细胞减少的关系
白血病时白细胞的变化: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在白血病患者中,白细胞数量可能增多、正常或减少。例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可出现大量克隆性的淋巴细胞,导致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出现白细胞减少的情况,但同时往往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如凝血功能异常等。
白血病的其他特征:白血病除了白细胞数量异常外,还会有骨髓中原始及幼稚细胞增多的特点,同时患者可能出现贫血、血小板减少、发热、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通过骨髓穿刺等检查可以明确诊断白血病,骨髓穿刺可见大量原始和幼稚细胞,这是与单纯白细胞减少相鉴别的重要依据。
三、白细胞减少的鉴别诊断
详细病史采集:要询问患者的感染史、用药史、基础疾病史等。比如患者近期是否有感染发热情况,是否服用过可能导致白细胞减少的药物,是否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等。
全面体格检查:检查患者是否有肝脾淋巴结肿大等体征,肝脾淋巴结肿大在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复查:多次复查血常规观察白细胞计数、分类及形态等变化。
骨髓穿刺检查:对于白细胞减少原因不明的患者,骨髓穿刺是重要的检查手段,通过骨髓穿刺可以了解骨髓造血细胞的增生情况、原始及幼稚细胞比例等,有助于鉴别是白血病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
四、特殊人群白细胞减少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白细胞减少可能与感染等因素关系密切。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受到病毒等感染导致白细胞减少。在儿童白细胞减少时,要特别注意预防感染,因为儿童免疫力低,感染后病情可能进展较快。要让儿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等,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
老年人:老年人白细胞减少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如基础疾病较多、肝肾功能减退影响药物代谢等。老年人白细胞减少时,由于其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发生感染的风险较高。要密切关注老年人的体温、感染症状等,一旦发现有感染迹象要及时就医。同时,老年人用药需要更加谨慎,因为很多药物可能影响白细胞计数,在使用药物时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监测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