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可通过症状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来综合判断,症状表现有贫血相关(面色苍白、乏力等)、发热(低热或高热)、出血倾向(皮肤瘀点等);体格检查可见肝脾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白细胞等计数异常,骨髓穿刺可观察原始和幼稚细胞比例;其他辅助检查细胞化学染色可辅助鉴别白血病类型,怀疑患白血病应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做综合评估以尽早诊治。
一、症状表现方面
1.贫血相关表现:白血病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占据骨髓空间,影响正常造血,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不同年龄段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成人则更易感到体力不支。长期贫血还可能影响心肺功能,增加心脏负担。
2.发热情况:发热较为常见,可为低热或高热。多数是因正常白细胞被白血病细胞替代,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受病原体感染。不同性别在发热频率上无显著差异,但免疫功能较弱的老年人更易反复发热且恢复较慢。生活方式不健康者,如长期熬夜、缺乏运动者,发热可能更频繁且不易控制。有基础病史者,如糖尿病患者,发热时更需警惕感染扩散。
3.出血倾向:可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白血病细胞抑制血小板生成或影响其功能,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儿童鼻出血相对常见,女性在生理期可能出血情况更易被关注。长期吸烟饮酒者,血管脆性增加,出血可能更难止住。有凝血障碍病史者,出血后恢复时间更长。
二、体格检查相关
1.肝脾淋巴结肿大:医生触诊可能发现肝脾肿大,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白血病细胞浸润可导致这些器官和组织肿大。儿童肝脾淋巴结肿大时需更密切观察,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肿大情况可能进展较快。女性怀孕时身体处于特殊生理状态,肝脾淋巴结肿大的判断需结合孕期生理变化综合考量。长期接触有害物质者,如长期接触苯的人群,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需高度警惕白血病可能。
三、实验室检查方面
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可能异常,可升高或降低,同时可能伴有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降低,血小板计数异常。例如,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多增高,也有白细胞正常或减低的情况;而慢性白血病早期白细胞多明显增高。不同年龄的正常血常规参考值不同,儿童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与成人有差异,需依据儿童年龄段参考值判断。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血常规可能出现生理性波动,如血红蛋白轻度降低等,需排除干扰因素后判断是否异常。长期服用某些药物者,如抗肿瘤药物,可能影响血常规结果,需告知医生用药史。
2.骨髓穿刺检查:骨髓穿刺是诊断白血病的重要依据,可观察骨髓中原始细胞和幼稚细胞比例等情况。骨髓象中原始细胞和早幼阶段细胞增多是白血病的典型表现。对于儿童,骨髓穿刺操作需更加轻柔规范,减少患儿痛苦。老年人骨髓穿刺时需注意基础疾病影响,如骨质疏松患者需防止骨折等并发症。有出血倾向病史者,骨髓穿刺后需加强止血护理。
四、其他辅助检查
1.细胞化学染色:通过细胞化学染色可辅助鉴别白血病类型,如过氧化物酶染色、糖原染色等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有鉴别意义。不同类型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表现不同,这为准确诊断白血病亚型提供依据。对于长期接触射线等环境因素的人群,细胞化学染色结果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如果怀疑自己有白血病,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通过上述多方面检查综合评估,以便尽早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