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细胞白血病会引发贫血、发热、出血、浸润等相关症状,贫血表现为一般症状及血常规指标体现;发热因白血病细胞增殖、免疫力下降致继发感染,有低热或高热及不同热型;出血包括皮肤黏膜出血和内脏出血;浸润有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骨骼和关节疼痛等表现,且不同人群在各症状上有不同特点。
一、贫血相关症状
(一)一般表现
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常出现贫血,这是由于白血病细胞克隆性增殖抑制了正常造血。患者会有面色苍白症状,这是因为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导致组织器官供氧不足,在儿童群体中,可能表现为活动后易疲倦、气促等,这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氧需求相对较高有关,相较成人更易察觉体力方面的变化;女性患者可能因贫血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等情况,与女性生理特点中血红蛋白对生殖系统供血的影响相关。
(二)实验室指标体现
通过血常规检查可发现血红蛋白(Hb)浓度降低,正常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Hb<110g/L,孕妇Hb<100g/L时可诊断为贫血,这一指标能直观反映患者贫血的严重程度,为病情评估提供依据。
二、发热相关症状
(一)发热原因
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体内代谢率增高,同时正常造血受抑制,患者免疫力下降,易继发感染从而引起发热。感染部位多样,如呼吸道、泌尿系统、口腔等,儿童患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比成人更易发生感染导致发热,且病情变化可能更为迅速;老年患者则因机体抵抗力弱,感染后发热可能持续时间较长,且易出现复杂的感染并发症。
(二)发热特点
可表现为低热或高热,体温可波动在37.5℃-40℃甚至更高,若为感染性发热,热型无特异性,可能呈稽留热、弛张热等不同热型,通过血培养等检查有助于明确是否存在感染及感染的病原体种类。
三、出血相关症状
(一)皮肤黏膜出血
患者会出现皮肤瘀点、瘀斑,这是由于血小板减少及功能异常导致止血功能障碍。在儿童中,可能因玩耍等外力因素更易出现皮肤瘀斑,家长需留意孩子皮肤是否有不明原因的出血点;女性患者月经期间可能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情况,与血小板减少影响凝血功能有关。
(二)内脏出血
严重时可发生内脏出血,如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呼吸道出血可出现咯血等。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胃肠道功能减退等基础情况,消化道出血时症状可能不典型,易被忽视;儿童患者若发生颅内出血则病情危急,会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需紧急处理。通过凝血功能检查及骨髓穿刺等可明确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等情况,辅助判断出血原因。
四、浸润相关症状
(一)淋巴结肿大
全身多处淋巴结可肿大,以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常见,淋巴结质地一般较硬,可活动或融合。儿童患者颈部淋巴结肿大可能更易被家长发现,且部分儿童可能因淋巴结肿大压迫周围组织出现相应症状;老年患者淋巴结肿大需警惕是否合并其他恶性疾病导致的转移等情况。
(二)肝脾肿大
肝脏和脾脏可肿大,可通过腹部触诊及B超等检查发现。肝脾肿大可能引起腹胀、腹痛等症状,儿童患者由于腹部脏器相对柔软,肝脾肿大时体征可能较成人更明显;老年患者肝脾肿大可能与基础肝病等情况相混淆,需要进一步鉴别诊断。
(三)骨骼和关节疼痛
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骼及关节,患者可出现骨骼疼痛,常见于胸骨、四肢骨等部位,儿童患者因处于生长发育期,骨骼疼痛可能更为明显,且可能影响肢体活动,导致行走困难等情况;成人患者骨骼疼痛可能影响日常活动,如弯腰、行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