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血病常见症状包括贫血相关的面色苍白、乏力、心慌;出血倾向的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发热,多为低热或高热且不易用一般抗感染药物完全控制,常伴感染部位表现;浸润相关的骨和关节浸润致骨痛关节痛、肝脾淋巴结肿大、中枢神经系统浸润致头痛呕吐等,不同类型白血病症状可能有细微差别,儿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一、贫血相关症状
儿童白血病患者常出现贫血表现,主要是因为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抑制了正常造血功能。患儿会面色苍白,这是由于贫血导致面部血液循环中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皮肤黏膜呈现缺血缺氧的苍白状态;还会感到乏力,活动耐力明显较同龄儿童差,因为全身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导致机体活动能力下降;另外,可能会出现心慌,这是因为身体为了弥补缺氧状况,心脏需要加快跳动来增加供血量,从而产生心慌的感觉,这种情况在儿童活动后往往会更加明显。
二、出血倾向相关症状
白血病患儿容易出现出血症状,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影响了正常血小板的生成,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会导致出血。常见的有皮肤瘀点、瘀斑,多是由于血管受到轻微碰撞等情况下,血液容易渗出到皮肤下形成;还可能有鼻出血,这是因为鼻腔黏膜血管比较丰富,在血小板数量不足时容易破裂出血;牙龈出血也较为常见,刷牙或进食时可能会出现牙龈渗血的情况;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等,这是因为消化道黏膜下血管在血小板减少的情况下容易破裂出血;颅内出血则是非常严重的情况,会导致患儿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因为颅内血管破裂会压迫脑组织,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
三、发热相关症状
多数患儿会出现发热,发热原因一方面是白血病细胞本身释放的致热物质,另一方面是由于正常造血受抑制,患儿抵抗力下降,容易继发感染。发热可以是低热,体温在37.5~38℃左右,也可以是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更高。而且这种发热往往不容易用一般的抗感染药物完全控制,即使使用了抗生素,体温也可能反复升高,同时可能伴有感染部位的表现,如呼吸道感染时会有咳嗽、流涕等症状,泌尿系统感染时会有尿频、尿急等症状。
四、浸润相关症状
1.骨和关节浸润:白血病细胞浸润骨膜及骨皮质时,患儿会出现骨痛、关节痛,多见于长骨、肩、膝、腕等关节部位,疼痛程度不一,有的患儿会表现为行走困难,因为关节疼痛影响了肢体的活动。这种疼痛是由于白血病细胞刺激骨膜及周围组织引起的。
2.肝脾淋巴结肿大:白血病细胞浸润肝、脾、淋巴结等组织,可导致肝脾肿大,表现为腹部可触及肿大的肝脏和脾脏,质地一般偏硬;淋巴结肿大可在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摸到肿大的淋巴结,淋巴结一般质地较韧,活动度较差。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在这些器官组织中聚集增殖,导致器官肿大。
3.中枢神经系统浸润:少数患儿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的症状,如头痛、呕吐、嗜睡、甚至抽搐等,这是由于白血病细胞侵犯了中枢神经系统,导致颅内压升高及神经系统功能异常。
儿童白血病的症状可能因白血病的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在症状表现上可能会有一些细微差别,但总体上述症状较为常见。如果儿童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包括血常规、骨髓穿刺等相关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儿童白血病。同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