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增高不一定是白血病,其有多种原因。感染是常见因素,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等常明显升高,病毒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致异型淋巴细胞增高等;非感染因素中创伤、急性失血、急性中毒等也可引起。白血病导致的白细胞增高有其特点,诊断需结合血常规、骨髓穿刺等,儿童和老年人白细胞增高时需综合考虑不同情况,警惕相关疾病。
一、白细胞增高与白血病的关系
白细胞增高不一定是白血病。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特征为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累积,使正常造血受抑制并浸润其他器官组织。但白细胞增高有多种原因,感染是常见因素,当人体遭受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时,机体的免疫细胞会被激活,导致白细胞数量升高来对抗感染,此时进行血常规检查会发现白细胞计数增多,以中性粒细胞等为主;另外,创伤、急性失血、急性中毒等情况也可能引起白细胞暂时性增高。
二、白细胞增高的其他常见原因及相关指标意义
(一)感染因素相关
1.细菌感染:当发生肺炎、阑尾炎等细菌感染性疾病时,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会明显升高,一般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会超过正常范围(通常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正常范围约50%-70%),同时白细胞总数也会增高。通过血培养等检查可以明确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及具体的病原菌,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例如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血常规检查往往显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2.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也可能引起白细胞变化,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会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增高,同时白细胞总数可增高,一般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会超过正常范围(正常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通常小于2%)。
(二)非感染因素相关
1.创伤、急性失血:严重创伤或急性大失血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骨髓造血功能被调动,白细胞会增高,此时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等指标也会有相应变化,如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可能降低,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及结合创伤、失血情况可辅助判断。
2.急性中毒:如有机磷农药中毒等急性中毒情况,也可导致白细胞增高,同时可能伴有其他相关的中毒指标异常,如胆碱酯酶活性降低等。
三、白血病导致白细胞增高的特点及相关检查
白血病引起的白细胞增高往往是异常克隆的白细胞大量增殖所致,其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增高,可达数万甚至数十万,而且分类中往往有大量的白血病细胞,如急性白血病时外周血中可出现原始及幼稚细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时可见中性中幼粒、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等。诊断白血病需要结合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骨髓穿刺是确诊白血病的关键,通过骨髓穿刺可观察骨髓中原始细胞的比例等情况,一般急性白血病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往往超过20%,慢性白血病也有其相应的骨髓象特点。
四、特殊人群情况需注意
(一)儿童
儿童白细胞增高时,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感染导致白细胞增高的情况较为常见,但也要警惕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儿童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增高,在积极抗感染治疗后,白细胞计数往往会逐渐恢复正常。如果儿童白细胞持续异常增高且伴有贫血、出血等其他症状,如皮肤瘀点瘀斑等,需及时进行骨髓穿刺等检查以排除白血病可能。
(二)老年人
老年人白细胞增高时,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发生感染导致白细胞增高,但同时老年人患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的风险也存在。老年人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增高,在抗感染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白细胞变化,若白细胞持续异常或伴有其他不适,如乏力、体重下降等,应及时排查白血病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