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相关指标异常表现多样,白细胞计数可显著增高、正常或减低,分类可见大量原始及幼稚细胞;红细胞计数减少、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反映贫血,程度不同症状各异;血小板计数多数减少,可致出血倾向,不同人群表现有别。
一、白细胞相关指标
1.白细胞计数(WBC)
异常情况及意义: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可出现明显异常,有的患者表现为白细胞总数显著增高,可达数万甚至数十万;也有部分患者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低。例如,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较为常见,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成熟淋巴细胞会明显增多。一般来说,当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或降低,且伴有形态异常时,需高度警惕白血病可能。从年龄角度看,儿童白血病患者白细胞计数异常的表现可能更为多样,需要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对于有血液系统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在监测白细胞计数时更应密切关注其变化。
2.白细胞分类
原始及幼稚细胞比例: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涂片进行白细胞分类时,常可发现大量原始细胞和幼稚细胞。例如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中的原始细胞和早幼粒细胞等会大量进入外周血,导致外周血中原始及幼稚细胞比例明显增高。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异常增殖,不能正常分化成熟,大量堆积在骨髓和外周血中。在性别方面,不同性别的白血病患者在白细胞分类中原始及幼稚细胞比例的变化可能无明显性别差异,但不同类型白血病在不同性别中的发病情况略有不同,不过这并不影响白细胞分类中原始幼稚细胞比例对白血病诊断的价值。对于生活方式不健康,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或化学毒物的人群,出现原始幼稚细胞比例异常时更应警惕白血病。
二、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相关指标
1.红细胞计数(RBC)
变化情况:白血病患者常伴有贫血,表现为红细胞计数减少,血红蛋白(Hb)浓度降低。这是由于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抑制了正常造血功能,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例如在慢性白血病晚期,患者多会出现中度贫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呈进行性下降。年龄较小的儿童白血病患者,贫血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需要密切监测红细胞相关指标。对于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白血病导致的贫血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症状,如冠心病患者可能会因贫血而出现心悸、气短等症状加重的情况。
2.血红蛋白浓度(Hb)
临床意义: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程度可反映贫血的严重程度。白血病患者的血红蛋白降低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可能为轻度贫血,Hb在90-120g/L之间;有的患者可能为重度贫血,Hb低于60g/L。一般来说,血红蛋白浓度越低,患者贫血症状越明显,如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在性别上,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本身可能存在生理性贫血,若合并白血病,贫血表现可能会更加复杂。生活方式中长期营养不良的人群,患白血病后贫血可能会更为严重,因为本身营养状况不佳,造血原料相对缺乏,再加上白血病对造血的抑制,会加重贫血程度。
三、血小板相关指标
1.血小板计数(PLT)
异常表现:白血病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常出现异常,多数患者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少数患者血小板计数可正常或增高。血小板减少可导致患者出现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例如急性白血病患者,尤其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常伴有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出血风险较高。对于儿童白血病患者,血小板减少容易导致皮肤黏膜出血,家长需要特别注意观察儿童皮肤有无异常瘀点瘀斑等情况。有出血性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在白血病导致血小板减少时,出血风险可能会进一步增加,需要更加谨慎地进行护理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