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尿潴留是尿液在膀胱内积聚无法正常排出致膀胱过度充盈的状态,病因分机械性梗阻和动力性梗阻两类,机械性梗阻多由尿道狭窄等物理性阻塞引起,动力性梗阻多与神经功能异常或药物副作用相关。其临床表现有急性尿潴留的突发下腹部胀痛等症状和慢性尿潴留的尿频等症状,诊断需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尿动力学检查。特殊人群如老年男性、产后女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需注意相关事项。治疗上急性尿潴留优先行导尿术,后续根据病因治疗,慢性尿潴留需定期监测残余尿量并尝试行为疗法等,预防方面不同人群有不同建议。长期尿潴留有并发症风险,需定期监测相关指标,患者还应调整生活方式,膀胱尿潴留需个体化治疗,特殊人群加强监测与预防,定期复诊调整方案避免严重并发症。
一、膀胱尿潴留的定义与病因
膀胱尿潴留是指尿液在膀胱内积聚而无法正常排出,导致膀胱过度充盈的状态。根据病因可分为机械性梗阻和动力性梗阻两类:
1.机械性梗阻:多由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中老年男性常见)、膀胱结石或肿瘤等物理性阻塞引起。前列腺增生患者因腺体压迫尿道,导致排尿阻力增加,长期可引发尿潴留。
2.动力性梗阻:多与神经功能异常相关,如脊髓损伤、糖尿病神经病变、盆腔手术损伤神经等,导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或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此外,药物副作用(如抗胆碱能药物)也可能引发动力性尿潴留。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1.典型症状:急性尿潴留表现为突发下腹部胀痛、排尿困难,体检可触及膨胀的膀胱;慢性尿潴留则可能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尿频、尿不尽感,需通过超声检查发现残余尿量增多(>100ml)。
2.诊断流程:
体格检查:触诊下腹部是否可触及膨隆膀胱,叩诊呈浊音。
影像学检查:超声测量残余尿量,CT或MRI明确梗阻部位。
尿动力学检查:评估膀胱逼尿肌功能及尿道阻力,适用于动力性病因诊断。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是尿潴留高发因素,建议定期行泌尿系统超声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若出现夜尿增多、排尿费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2.产后女性:分娩过程中可能损伤盆底神经或肌肉,导致尿潴留。建议产后尽早下床活动,配合凯格尔运动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3.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如脊髓损伤、脑卒中患者需长期监测膀胱功能,定期进行间歇导尿以预防感染及肾功能损害。
4.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可能引发神经病变,导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需严格控制血糖,定期评估神经功能。
四、治疗原则与预防措施
1.急性尿潴留处理:优先行导尿术缓解膀胱压力,后续根据病因治疗。机械性梗阻需手术解除(如前列腺电切术),动力性梗阻可尝试药物治疗(如α受体阻滞剂)或膀胱起搏器植入。
2.慢性尿潴留管理:定期监测残余尿量,避免长期留置导尿管引发感染。可尝试行为疗法(如定时排尿、膀胱训练)或清洁间歇导尿。
3.预防建议:
前列腺增生患者:避免久坐、憋尿,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
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糖尿病患者:定期筛查神经病变,控制血糖水平。
五、并发症与长期管理
1.并发症风险:长期尿潴留可能导致膀胱输尿管反流、肾积水,甚至肾功能衰竭。需定期监测尿常规、肾功能及泌尿系统超声。
2.生活方式调整:保持适量饮水(每日1500~2000ml),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膀胱负担。肥胖患者需减重以减轻腹压对膀胱的压迫。
膀胱尿潴留需根据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特殊人群需加强监测与预防。患者应定期复诊,遵循医嘱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延误病情导致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