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潴留是膀胱内尿液无法正常排出致膀胱过度充盈的状态,成因分机械性梗阻和动力性障碍两类。其典型症状有下腹部胀痛等,长期尿潴留可引发肾积水等并发症,诊断需结合体格、影像学及尿动力学检查。治疗必要性依病因、症状及并发症风险判断,急性尿潴留需立即处理,慢性尿潴留残余尿量持续>100ml或有并发症需针对病因治疗,特殊人群如孕妇、糖尿病患者、老年患者需特殊处理。非药物干预包括诱导排尿法、行为训练和生活方式调整。特殊人群中,前列腺增生患者要避免久坐和骑车,脊髓损伤患者留置导尿管需定期更换并预防感染,术后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儿童患者需警惕先天性尿道畸形或包茎。尿潴留治疗需个体化,急性期以解除梗阻、保护肾功能为主,慢性期针对病因长期管理,患者应定期复查,出现发热、腰痛或血尿需立即就医 。
一、尿潴留的定义及成因
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尿液无法正常排出,导致膀胱过度充盈的状态。其成因可分为机械性梗阻和动力性障碍两类:
1.机械性梗阻:常见于前列腺增生(男性)、尿道狭窄、膀胱结石或肿瘤等。其中,前列腺增生在50岁以上男性中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显著升高,80岁以上男性患病率可达80%以上。
2.动力性障碍:多由神经系统病变(如脊髓损伤、糖尿病神经病变)、药物副作用(抗胆碱能药物、阿片类镇痛药)或手术麻醉后神经抑制引起。女性产后盆底肌松弛、长期卧床患者也可能因膀胱收缩力减弱而发病。
二、尿潴留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典型症状包括下腹部胀痛、排尿困难、尿流中断或完全无尿。长期尿潴留可能引发肾积水、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诊断需结合以下检查:
1.体格检查:触诊发现下腹部膨隆、叩诊浊音区扩大。
2.影像学检查:超声测量残余尿量(正常<50ml,尿潴留时>100ml),CT或MRI明确梗阻部位。
3.尿动力学检查:评估膀胱收缩力和尿道阻力,适用于动力性障碍患者。
三、尿潴留的治疗必要性
是否需要治疗需根据病因、症状严重程度及并发症风险综合判断:
1.急性尿潴留:需立即处理,否则可能引发膀胱破裂、肾衰竭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治疗方法包括导尿术(短期缓解)或膀胱造瘘术(长期处理)。
2.慢性尿潴留:若残余尿量持续>100ml,或出现反复尿路感染、肾积水,需针对病因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可考虑α受体阻滞剂或5α还原酶抑制剂,严重者需手术干预。
3.特殊人群处理:
孕妇:需警惕子痫前期或分娩损伤导致的尿潴留,优先采用间歇导尿或物理治疗。
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控制情况,因高血糖可能加重神经病变导致的动力性障碍。
老年患者:需评估认知功能,部分患者可能因无法准确表达症状而延误治疗。
四、非药物干预措施
1.诱导排尿法:热敷下腹部、听流水声、轻柔按摩膀胱区(需避开手术切口或感染部位)。
2.行为训练:定时排尿(每2~3小时一次)、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
3.生活方式调整: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ml(分次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
五、特殊人群的温馨提示
1.前列腺增生患者:避免久坐和骑自行车,定期进行直肠指检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
2.脊髓损伤患者:需长期留置导尿管者,需定期更换并预防尿路感染,每日饮水量建议>2000ml。
3.术后患者:麻醉清醒后尽早下床活动,减少神经抑制导致的尿潴留风险。
4.儿童患者:需警惕先天性尿道畸形或包茎导致的梗阻,避免强行按压膀胱区。
尿潴留的治疗需个体化,急性期以解除梗阻、保护肾功能为主,慢性期则需针对病因长期管理。患者应定期复查超声和肾功能,出现发热、腰痛或血尿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