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有疼痛、其他消化系统及全身等症状表现,疼痛多在上腹部偏右且具节律性(空腹疼、进食后缓解);其他消化系统症状有反酸、烧心(儿童哭闹拒食、老年易伴吞咽困难等)、恶心呕吐(妊娠女性更明显、不良生活方式者易频繁发作);全身症状有体重下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老年提示病情或有合并症等)、乏力(身体慢性消耗、不适影响休息进食等致患者活动耐力下降)。
一、疼痛症状
(一)疼痛部位
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多位于上腹部偏右的位置,一般来说,疼痛区域相对比较局限,常呈节律性疼痛。例如,多数患者会在空腹时出现疼痛,这是因为在空腹状态下,胃酸直接进入十二指肠,刺激溃疡部位,从而引发疼痛。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表述可能不够准确,但也会表现出上腹部相关区域的不适;老年患者可能疼痛感知不如年轻人敏锐,疼痛部位的描述可能相对模糊,但仍以上腹部偏右为常见部位。
(二)疼痛节律
具有明显的节律性是十二指肠溃疡疼痛的重要特点之一,多表现为空腹疼,即疼痛往往在进食前出现,进食后可缓解。典型的情况是,患者可能在餐前1-3小时左右开始出现上腹部疼痛,进食后,食物会中和部分胃酸,减轻对溃疡面的刺激,疼痛随之缓解。这种节律性与胃酸分泌的节律相关,因为胃酸分泌在空腹时达到一定高峰,刺激溃疡部位引发疼痛,进食后胃酸分泌相对减少,疼痛缓解。在不同性别患者中,这种节律性表现并无明显差异,但女性患者可能在月经周期等特殊生理时期,由于体内激素变化,对疼痛的敏感度可能会有所不同,进而可能影响对疼痛节律感知的细微差异;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的人群,可能会打乱正常的胃酸分泌节律,使疼痛节律变得不典型。
二、其他消化系统症状
(一)反酸、烧心
由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胃酸分泌可能出现异常,过多的胃酸会反流至食管,从而引起反酸、烧心的症状。反酸是指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达口咽部,口腔感觉到酸性物质;烧心则是指胸骨后或剑突下有烧灼感。儿童患者出现反酸、烧心时,可能会表现出哭闹、拒食等情况,因为其无法准确表达不适;老年患者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可能减退,更容易出现反酸、烧心症状,且可能同时伴有吞咽困难等表现,需要特别关注。
(二)恶心、呕吐
部分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当溃疡引起幽门痉挛或十二指肠球部炎症时,就可能导致胃内容物排空障碍,从而引发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的容物,一般为未消化的食物。对于妊娠期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由于妊娠导致的胃肠道功能改变,可能会使恶心、呕吐症状更加明显,需要谨慎处理,以避免影响胎儿和孕妇自身的营养状况;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可能会加重胃肠道的刺激,使恶心、呕吐症状频繁发作。
三、全身症状
(一)体重变化
长期患有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由于疼痛导致食欲受到影响,进食量减少,或者因为消化吸收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体重下降的情况。例如,患者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体重逐渐减轻,且伴有乏力等表现。儿童患者如果患有十二指肠溃疡,体重下降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密切监测体重变化情况;老年患者体重下降可能提示病情较为严重或者存在其他合并症,需要进一步评估营养状况和整体健康状态。
(二)乏力
由于疾病导致身体处于慢性消耗状态,以及疼痛等不适症状影响患者的休息和进食,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的症状。患者会感觉全身没有力气,活动耐力下降。对于患有十二指肠溃疡的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由于本身就可能存在身体不适,加上十二指肠溃疡带来的乏力感,会使整体的身体状态更加不佳;有长期劳累等生活方式的患者,乏力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需要注意休息和疾病的综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