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代偿期症状隐匿无特异,部分无明显症状,少数有乏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右上腹隐痛;失代偿期表现为肝功能减退(全身症状加重、消化症状显著、出血倾向贫血、内分泌紊乱、黄疸)及门静脉高压(腹水最突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脾肿大及脾功能亢进);特殊人群中儿童肝硬化有生长发育迟缓等,妊娠期女性需关注胎儿及肝脏负担,长期饮酒史者已处晚阶段需戒酒监测,有肝炎病史者需持续监测病毒载量等规范管理。
一、代偿期症状
代偿期肝硬化症状通常较为隐匿且无特异性,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以下表现:
乏力:为早期常见症状之一,程度可轻可重,与肝脏合成功能减退、代谢紊乱等有关,活动后明显加重,休息后可稍有缓解,但难以完全恢复。
食欲减退:是较为突出的消化道症状,表现为进食量较前减少,对油腻食物耐受性降低,多因肝脏功能受损影响消化酶分泌及胃肠蠕动等所致。
消化不良:可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嗳气等,与胃肠道淤血、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相关。
右上腹隐痛或不适:疼痛程度不一,多为间歇性,劳累或伴发病时可加重,休息或治疗后可缓解,可能与肝脏肿大牵拉包膜有关。
二、失代偿期症状
失代偿期肝硬化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相关症状,:
(一)肝功能减退表现
全身症状:消瘦、乏力进一步加重,精神萎靡,严重者卧床不起,系肝脏合成白蛋白减少、能量代谢障碍等所致。
消化系统症状:食欲显著减退,腹胀明显,甚至出现恶心、呕吐,对脂肪和蛋白质耐受性极差,进食后易发生腹泻,与胃肠道淤血、消化吸收功能严重障碍有关。
出血倾向和贫血:常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紫癜及胃肠出血等倾向,因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脾功能亢进致血小板破坏增多等;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贫血,与营养不良、肠道吸收障碍、脾功能亢进等因素相关。
内分泌紊乱:雌激素增多、雄激素减少,男性表现为性功能减退、睾丸萎缩、毛发脱落及乳房发育等;女性出现月经失调、闭经、不孕等;可见蜘蛛痣(多见于上腔静脉引流区域)和肝掌(手掌大、小鱼际及指端腹侧皮肤发红),系肝脏对雌激素灭活减少所致。
黄疸:皮肤、巩膜出现黄染,提示肝细胞损害严重,多因胆红素代谢障碍及胆汁淤积等引起。
(二)门静脉高压表现
腹水: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患者感腹胀明显,大量腹水时腹部膨隆、腹壁绷紧发亮,呈蛙腹状,患者行走困难,可伴呼吸困难、脐疝等,系门静脉高压致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低白蛋白血症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表现为突发大量呕血或黑便,出血量大时可引起出血性休克,且易诱发肝性脑病,系曲张的食管胃底静脉破裂所致。
脾肿大及脾功能亢进:脾脏因长期淤血而肿大,多为轻、中度肿大,部分可达脐下,脾功能亢进时外周血细胞减少,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降低,易并发感染及出血。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肝硬化:若由先天性肝病等病因引起,除上述成人常见症状外,还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黄疸持续不缓解等,需密切关注儿童的身高、体重等生长指标及黄疸变化情况,及时就医评估。
妊娠期女性肝硬化:需特别注意对胎儿的影响,可能出现胎儿发育受限等,妊娠本身可能加重肝脏负担,应加强孕期监测,包括肝功能、胎儿发育等情况,必要时在多学科协作下进行管理。
长期饮酒史患者:肝硬化症状多在饮酒相关肝损伤基础上进展,症状出现时往往已处于较晚阶段,需严格戒酒,同时密切监测肝脏功能及相关并发症。
有肝炎病史患者:肝硬化症状多由肝炎逐渐进展而来,症状表现可能因基础肝炎病毒类型等有所不同(如乙肝相关肝硬化可有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等),需持续监测肝炎病毒载量、肝脏功能等,规范管理基础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