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会有贫血相关症状如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发热相关表现如低热或高热、感染相关发热;出血倾向表现如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还有其他相关表现如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骨骼疼痛等。
一、贫血相关症状
1.面色苍白:白血病患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进而出现贫血,使得面色失去红润,呈现苍白状态。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儿童可能因贫血而显得精神欠佳、活动耐力下降;成人则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容易感到疲劳、气短等。
2.头晕乏力:贫血会使人体组织器官供氧不足,大脑缺氧就会引发头晕,全身各器官供氧不足则表现为乏力。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会受到影响,例如老年白血病患者可能原本身体机能就有所下降,贫血导致的头晕乏力会进一步影响其日常的活动和生活质量;年轻患者可能在运动或正常活动时更容易感觉到比平时明显的乏力感。
二、发热相关表现
1.低热或高热:白血病患者体内存在异常增殖的白细胞,这些异常细胞会释放致热物质,从而引起发热。发热程度不一,有的表现为低热,体温在37.5~38℃左右;有的则会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更高。儿童白血病患者发热较为常见,且可能反复发热,这是因为儿童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异常白细胞的影响更为明显;成人白血病患者发热也较为普遍,若高热持续不退,可能提示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2.感染相关发热:由于白血病患者的正常白细胞功能异常,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感染部位常见于呼吸道、口腔、泌尿系统等。例如呼吸道感染时可能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口腔感染时会出现口腔黏膜溃疡、疼痛等表现。不同年龄的患者感染表现可能有所差异,老年患者感染后症状可能不典型,如体温升高不明显,但可能出现精神萎靡等情况;儿童患者感染时可能更易出现哭闹、拒食等表现。
三、出血倾向表现
1.皮肤瘀点瘀斑:白血病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皮肤会出现瘀点瘀斑,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紫红色斑点或斑块。儿童白血病患者皮肤瘀点瘀斑可能因玩耍等外力因素更容易出现,且家长可能更容易发现;成人患者若从事一些可能导致皮肤受伤的活动,也会增加皮肤瘀点瘀斑出现的几率。
2.鼻出血:鼻腔黏膜血管丰富,血小板减少时容易发生鼻出血,而且可能较难止住。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可能出现鼻出血的情况,儿童鼻出血可能与玩耍时不小心碰撞等有关,但也可能是白血病的前兆表现;成人鼻出血若频繁发生或难以止血,就需要警惕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
3.牙龈出血:牙龈部位的血管丰富,白血病患者牙龈出血较为常见,刷牙或进食时容易出现牙龈出血。对于长期有牙龈出血且原因不明的人群,尤其是伴有贫血、发热等其他症状时,要高度怀疑白血病的可能。不同年龄的人群牙龈出血的情况可能与口腔卫生等因素有关,但白血病导致的牙龈出血往往是持续存在且不易缓解的。
四、其他相关表现
1.淋巴结肿大:部分白血病患者会出现淋巴结肿大,多见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儿童白血病患者淋巴结肿大可能更容易被家长发现,肿大的淋巴结一般质地较硬,可活动或固定。如果发现淋巴结进行性肿大,就要考虑白血病等疾病的可能。
2.肝脾肿大:白血病细胞浸润肝脏和脾脏,可导致肝脾肿大。患者可能会感觉到右上腹或左上腹有胀满不适的感觉。儿童肝脾肿大时可能会影响其腹部的正常功能和生长发育;成人则可能在体检或自我感觉腹部异常时发现肝脾肿大,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
3.骨骼疼痛: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骨髓及骨膜,可引起骨骼疼痛,常见于胸骨、四肢骨等部位。儿童白血病患者骨骼疼痛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因为儿童表达能力有限,会通过哭闹等方式表现出身体的不适;成人则可能感觉到骨骼的隐痛或胀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