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会引发多种症状,包括贫血相关的面色、甲床改变及头晕乏力,出血相关的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及严重消化道、颅内出血,发热相关的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相关的肝脾肿大和淋巴结肿大,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各有特点。
一、贫血相关症状
(一)面色、甲床等外观改变
多数血液病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这是因为贫血导致血红蛋白携带氧的能力下降,使得皮肤黏膜供血供氧不足。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贫血可能更易通过面色观察到,表现为面色较同龄健康儿童苍白;女性患者若本身月经量较多,再合并血液病导致的贫血,面色苍白可能会更明显。长期慢性贫血的患者甲床也会呈现苍白状态,正常甲床呈粉红色,贫血时甲床颜色变淡。
(二)头晕、乏力
贫血会使全身组织器官供氧不足,导致患者出现头晕、乏力症状。成年人长期处于贫血状态会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感到精力不济;儿童患者可能会影响其学习和活动能力,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玩耍时容易疲劳等;老年患者本身身体机能有所下降,贫血引起的头晕、乏力可能会加重其行动不便等问题,增加摔倒等意外风险。
二、出血相关症状
(一)皮肤瘀点、瘀斑
某些血液病会影响血小板的数量或功能,导致皮肤容易出现瘀点、瘀斑。例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皮肤会出现大小不等的瘀点、瘀斑,常见于四肢部位。儿童患者皮肤较为娇嫩,瘀点、瘀斑可能更容易被发现;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若合并此类血液病,皮肤瘀点、瘀斑可能会增多。
(二)鼻出血、牙龈出血
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凝血功能异常可引起鼻出血、牙龈出血。白血病患者常出现此类症状,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影响正常造血,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儿童鼻出血相对常见,若频繁鼻出血且难以止住,需警惕血液病可能;老年患者牙龈出血可能与口腔卫生状况有关,但合并血液病时会更难止血,且出血时间可能较长。
(三)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严重出血
严重的血液病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等;颅内出血则是非常危急的情况,会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例如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进展时可能出现颅内出血,儿童颅内出血后果更为严重,因为其颅骨尚未完全骨化,颅内缓冲空间相对较小,出血后颅内压升高更迅速;老年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时,由于其胃肠功能相对较弱,且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病情变化可能更隐匿且凶险。
三、发热相关症状
(一)感染性发热
血液病患者由于正常白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从而引起发热。各类白血病患者都可能出现发热症状,感染部位可涉及呼吸道、泌尿系统等。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发生感染性发热的概率相对较高,且病情变化较快;老年患者感染后发热可能不典型,体温升高幅度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但感染可能更容易扩散,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二)非感染性发热
部分血液病本身也可引起非感染性发热,如淋巴瘤患者常出现无痛性发热,体温可呈持续低热或周期性发热。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非感染性发热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女性淋巴瘤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发热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总体仍以体温异常为主要表现。
四、肝脾淋巴结肿大相关症状
(一)肝脾肿大
很多血液病会出现肝脾肿大,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常可触及脾肿大,随着病情进展,脾肿大可能逐渐明显。儿童肝脾肿大可能会影响其腹部外观,家长容易发现;老年患者肝脾肿大可能因腹部脂肪较多等因素,触诊相对困难,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来明确。
(二)淋巴结肿大
淋巴瘤患者多有淋巴结肿大,可表现为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无痛性肿大。不同年龄患者淋巴结肿大的好发部位可能有差异,儿童颈部淋巴结肿大相对常见;女性患者若合并乳腺相关血液病,腋窝淋巴结肿大可能需要与乳腺疾病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