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躁症有情绪、思维、行为、躯体等多方面表现,情绪上有高涨且难抑、易激惹;思维上有奔逸、话题随境转移及夸大观念;行为上活动增多、易冲动;躯体上睡眠需求减少、食欲有改变。
情绪方面
高涨的情绪:患者常常处于极度兴奋、愉悦的状态,自我感觉良好,这种情绪高涨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且难以被外界因素所抑制。例如,患者可能整天都处于兴高采烈的状态,笑声不断,即使面对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也能很快转换心情,依旧保持积极乐观的表现。这种高涨的情绪在儿童狂躁症患者中可能表现为过度的欢乐、易激惹等,比如稍微不如意就大发脾气,但很快又能恢复到兴奋状态。对于女性患者,在情绪高涨方面可能与自身激素水平等因素有一定关联,但核心的情绪过度兴奋是主要表现。而有病史的患者在病情复发时,情绪高涨的表现往往更为明显和突然。
易激惹:患者很容易因为一些小的事情就出现愤怒、发脾气的情况,而且这种愤怒的程度与外界刺激往往不相匹配。比如别人稍微提出不同意见,就可能引发患者强烈的情绪反应,大动肝火。在儿童狂躁症患者中,易激惹可能表现为对日常活动中的小挫折不能忍受,迅速出现哭闹、发脾气等情况;对于有病史的患者,在病情稳定期可能易激惹情况较少,但在病情波动时则容易出现。
思维方面
思维奔逸:患者的思维联想速度加快,话语增多,滔滔不绝。话题往往随境转移,患者可能从一个话题迅速转换到另一个话题,缺乏连贯性。例如,患者可能开始谈论天气,很快就转到工作,然后又转到娱乐等,而且言语内容丰富多变,充满夸张色彩。在儿童狂躁症患者中,思维奔逸可能表现为言语比平时明显增多,而且思维跳跃性大,难以跟随其思路;对于女性患者,思维奔逸可能在情绪高涨的基础上更加明显,而有病史的患者在病情发作时思维奔逸的表现会更加突出,可能出现思维混乱但自己却感觉思维非常敏捷的情况。
夸大观念:患者会出现不切实际的夸大,认为自己有很高的能力、很多的财富等。比如患者可能自称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拥有巨大的财富或者非凡的才能,但实际上与现实情况严重不符。在儿童狂躁症患者中,夸大观念可能表现为过度自负,认为自己比同龄人厉害很多;对于有病史的患者,在病情发作期夸大观念可能更为严重,可能脱离现实的程度更深。
行为方面
活动增多:患者的活动明显增多,精力旺盛,难以安静下来。比如患者可能整天忙碌不停,参与各种社交活动或者进行大量的体力活动,如不停逛街、参加聚会等,而且这种活动增多是持续性的,即使身体已经很疲劳,仍然难以停止。在儿童狂躁症患者中,活动增多可能表现为过度的奔跑、玩耍,难以安静地坐在一处;对于女性患者,活动增多可能在情绪高涨的驱动下更为明显,而有病史的患者在病情发作时活动增多的情况会更加显著,可能出现不顾及自身安全过度活动的情况。
冲动行为:患者可能出现冲动行为,比如随意花钱购物,不顾及经济状况;或者做出一些危险的行为,如冲动地驾车等。在儿童狂躁症患者中,冲动行为可能表现为不顾后果地拿取他人物品、攻击他人等;对于有病史的患者,在病情不稳定时冲动行为更容易发生,需要特别关注和防范。
躯体方面
睡眠需求减少:患者常常睡眠时间明显减少,但却不会感到困倦。例如,患者可能每天只需要睡3-4个小时,却依然精神饱满,精力充沛。在儿童狂躁症患者中,睡眠需求减少可能表现为夜间入睡困难或者早醒,但白天仍然活跃;对于女性患者,睡眠需求减少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以及情绪状态有关,而有病史的患者在病情发作时睡眠需求减少的情况更为突出。
食欲改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增加的情况,进食量明显增多;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在儿童狂躁症患者中,食欲改变可能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特别关注营养状况;对于有病史的患者,食欲改变可能是病情变化的一个表现之一,需要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