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复发有多种征兆表现,包括发热相关(低热至中度发热、感染部位多样)、贫血加重(面色苍白等、血常规异常)、出血(皮肤瘀点瘀斑等、严重可致颅内出血等),血象可见白细胞等计数异常,骨髓象原始及幼稚细胞比例升高,还有其他器官浸润征兆(淋巴结肝脾肿大、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等),儿童患者征兆不典型需密切关注,老年患者要注意基础病影响及感染并发症。
一、症状表现方面
(一)发热相关征兆
急性白血病患者复发时常见发热表现,多为低热至中度发热,体温一般在37.5℃~38.5℃左右,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正常造血受抑制,患者免疫力下降,易受病原体感染引发发热。例如研究发现,约60%以上复发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症状,且感染部位多样,可累及呼吸道、口腔、肛周等部位,呼吸道感染时患者可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口腔感染时可见口腔黏膜溃疡、糜烂等表现。
(二)贫血相关征兆
患者会再次出现贫血加重的情况,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等。这是由于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大量增殖,抑制了正常红细胞的生成,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血常规检查可发现血红蛋白水平较之前复发前明显下降,比如复发前血红蛋白可能在100g/L左右,复发时可降至70g/L以下。
(三)出血相关征兆
皮肤会出现瘀点、瘀斑,鼻腔、牙龈易出血,严重时可出现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使血小板生成减少及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出现障碍。若发生颅内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危及生命。
二、血象及骨髓象变化征兆
(一)血象变化
外周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异常,可能出现白细胞增多或减少的情况,同时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持续异常且有加重趋势。比如白细胞计数可能从复发前相对稳定的水平变为明显升高或降低,血小板计数可由正常或轻度减少迅速下降至极低水平等。
(二)骨髓象变化
骨髓穿刺检查是诊断白血病复发的重要依据。复发时骨髓中原始细胞和幼稚细胞比例会再次升高,通常原始细胞加早幼阶段细胞等幼稚细胞比例会超过正常复发缓解时的水平,比如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原始细胞比例可能再次超过20%等,这表明白血病细胞在骨髓中重新占据主导地位,造血功能受到严重抑制。
三、其他器官浸润相关征兆
(一)淋巴结及肝脾肿大征兆
患者可出现浅表淋巴结肿大,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肿大,质地较硬,可伴有压痛。同时肝脾也会出现进行性肿大,通过体格检查可发现肝脏和脾脏肋下触及的距离较前复发前增大。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浸润淋巴结、肝脾等组织器官所致,影像学检查如B超等可更清晰地观察到淋巴结、肝脾的肿大情况及内部结构变化。
(二)中枢神经系统浸润征兆
如果白血病细胞浸润中枢神经系统,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等。进行腰椎穿刺检查,可发现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增多,蛋白含量升高,且可找到白血病细胞。这种情况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相对更易发生,尤其在儿童患者中较为常见,需要引起重视。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急性白血病复发时上述征兆可能表现得相对不典型,但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的一般状况,如有无不明原因的面色苍白、反复发热、皮肤瘀斑等情况。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要更加细心观察儿童的行为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带儿童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白血病复发。
(二)老年患者
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复发时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对症状的耐受能力较差。在观察征兆时要注意其基础疾病对症状的影响,比如老年患者本身可能有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病,贫血导致的心悸气短等症状可能被基础病掩盖,需要综合评估。同时,老年患者免疫力更低下,感染相关征兆可能更严重,要注意预防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