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高不一定是白血病,很多情况可致白细胞升高,如感染因素(细菌、病毒感染)、其他非血液系统疾病因素(应激状态、过敏反应);白血病导致的白细胞高有自身特点,包括白细胞计数异常及伴随贫血、血小板减少等表现;鉴别白细胞高原因需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骨髓穿刺等)综合判断,发现白细胞异常增高或伴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一、白细胞高不一定是白血病
白细胞高是指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超出正常范围,很多情况可导致白细胞升高,并非一定是白血病。
(一)感染因素
1.细菌感染:当人体遭受细菌感染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会被激活,从而促使骨髓释放更多的白细胞来对抗感染。例如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常明显升高,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研究表明,细菌感染导致的白细胞升高通常有明确的感染灶表现,如发热、局部感染部位的红、肿、热、痛等症状,通过抗感染治疗后,白细胞计数可逐渐恢复正常。
2.病毒感染:部分病毒感染也可引起白细胞升高,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明显增多,且出现异型淋巴细胞。一般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后,白细胞计数可逐渐回归正常。
(二)其他非血液系统疾病因素
1.应激状态:剧烈运动、创伤、大手术、急性失血等应激情况可导致白细胞升高。比如严重创伤患者,由于机体受到创伤刺激,会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促使骨髓储存的白细胞释放,从而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这种情况下,去除应激因素后,白细胞计数通常会逐渐恢复正常。
2.过敏反应:过敏时,机体释放组胺等活性物质,也可引起白细胞升高,以嗜酸性粒细胞升高为主。例如过敏性鼻炎发作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可明显增多,脱离过敏原并进行抗过敏治疗后,白细胞计数可恢复正常。
二、白血病导致白细胞高的特点
白血病引起的白细胞高有其自身特点。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浸润各种组织、器官,抑制正常造血。
(一)白细胞计数异常
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可增高、正常或减低。增高者可显著升高,常大于10×10/L,甚至可高达100×10/L以上,且以异常的白血病细胞为主;低增生性白血病患者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减低,但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仍增高。
(二)伴随其他异常
白血病患者除了白细胞异常外,常伴有贫血、血小板减少等表现,还可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等浸润表现。例如急性白血病患者常表现为进行性贫血、皮肤黏膜出血、发热等,通过骨髓穿刺检查可明确诊断,骨髓中原始粒细胞或原始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增高,一般大于20%可考虑急性白血病的诊断。
三、白细胞高的鉴别方法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非常重要,包括近期是否有感染病史、外伤史、过敏史、基础疾病等。例如询问患者是否有发热、咳嗽等感染症状,是否有手术、创伤等应激情况,是否有过敏性疾病史等。
(二)体格检查
全面的体格检查有助于发现可能的病因。如感染导致的白细胞高,可发现相应感染部位的体征,如肺部感染可闻及啰音,皮肤感染可看到局部红肿等;白血病患者可发现肝、脾、淋巴结肿大等体征。
(三)实验室检查
1.骨髓穿刺检查:这是鉴别白细胞高原因的重要检查方法。通过骨髓穿刺获取骨髓液,进行细胞学、免疫学、遗传学等检查。如果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异常增高,提示白血病可能;如果是感染等原因导致的白细胞高,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正常,但可见感染相关的骨髓象改变,如感染时骨髓可呈增生活跃,以相应的感染细胞为主。
2.其他辅助检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还可进行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感染相关指标检查,以及过敏原检测等,以进一步明确病因。
总之,白细胞高不一定是白血病,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综合判断,一旦发现白细胞异常增高或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