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胀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肠道菌群失调、肠梗阻)、肝胆胰疾病(如肝炎、胆囊炎、胰腺炎)、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心力衰竭)以及饮食、心理等其他因素。不同病因所致腹胀表现及相关伴随症状各异,且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受不同因素影响出现腹胀情况。
一、胃肠道疾病相关
1.消化不良:
原因:多种因素可致消化不良引发腹胀,如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进食过多产气食物(像豆类、碳酸饮料等),胃肠动力不足时,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发酵产生气体,就会导致腹胀。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能发生,儿童若饮食无节制,比如过多食用油炸食品等,易出现消化不良腹胀;成年人长期压力大、饮食不规律也易出现此情况。
表现:除腹胀外,常伴有早饱、嗳气、上腹部隐痛等症状。
2.肠道菌群失调:
原因:长期使用抗生素、年龄增长、胃肠道疾病等因素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例如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会破坏肠道正常菌群平衡,有益菌减少,有害菌相对增多,从而影响肠道正常功能,出现腹胀。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发生,老年人肠道功能本身衰退,更易出现菌群失调;长期住院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也易出现该情况。
表现:腹胀常为主要表现之一,还可能伴有腹泻、便秘等肠道功能紊乱症状。
3.肠梗阻:
原因: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肠粘连、肠道肿瘤、肠扭转等。肠粘连多因腹部手术、炎症等引起;肠道肿瘤会堵塞肠道,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肠扭转则是肠道位置发生扭转,使肠腔堵塞。各年龄段均可发生,腹部手术后患者有发生肠粘连致肠梗阻的风险;肠道肿瘤多见于中老年人。
表现:典型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腹胀通常较为明显,且呈进行性加重。
二、肝胆胰疾病相关
1.肝炎:
原因:病毒性肝炎由病毒感染引起,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等;药物性肝炎与使用肝损伤药物有关;自身免疫性肝炎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不同年龄段均有发病可能,儿童可能因感染病毒患病毒性肝炎;成年人药物性肝炎相对常见。
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腹胀症状,还可能伴有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皮肤巩膜黄染)等表现。
2.胆囊炎:
原因:主要因胆囊管梗阻、细菌感染等引起。胆囊管梗阻多由胆囊结石嵌顿所致;细菌感染可经血液循环或胆道逆行感染。成年人发病率相对较高,尤其是有胆囊结石的人群。
表现:腹胀可为表现之一,常伴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疼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
3.胰腺炎:
原因:胆石症、大量饮酒、暴饮暴食等是常见诱因。胆石症可引起胰管梗阻,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可刺激胰腺分泌旺盛,引发胰腺炎。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成年人中因不良生活方式引发胰腺炎的情况较为常见。
表现:腹胀是常见症状之一,还可伴有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表现,腹痛多较为剧烈。
三、全身性疾病相关
1.甲状腺功能减退:
原因:自身免疫损伤、甲状腺破坏、碘缺乏或过量等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例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损伤原因。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
表现:患者代谢减慢,可出现腹胀、便秘、乏力、怕冷、心率减慢等表现。
2.心力衰竭:
原因:心肌病变、心脏负荷过重等可引起心力衰竭。如冠心病、高血压等可导致心脏负荷过重进而引发心力衰竭。多见于中老年人,有基础心脏疾病的人群易患病。
表现:腹胀可能是右心衰竭的表现之一,还伴有呼吸困难、水肿、乏力等症状,由于胃肠道淤血,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出现腹胀。
四、其他因素相关
1.饮食因素:除前面提到的进食过多产气食物外,短时间内大量吞咽空气也可引起腹胀,比如吃饭时说话过多、嚼口香糖等。各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因此类饮食行为出现腹胀,儿童在玩耍时吃饭易出现吞咽过多空气导致腹胀。
2.心理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可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胃肠蠕动减慢,出现腹胀。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生,现代生活中压力大的成年人易受心理因素影响出现腹胀,儿童若长期处于紧张环境也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出现腹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