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被害妄想症呢

来源:民福康

被害妄想症是常见精神疾病,表现为毫无根据地坚信受迫害等,不同年龄、性别等有不同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涉及神经生物学、遗传学、心理社会因素等,诊断需症状持续超1月、排除其他疾病且影响社会功能,需与正常警惕心理、多疑但非妄想区分。

一、定义

被害妄想症是妄想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属于精神疾病的范畴。患者会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受到他人的迫害、欺骗、跟踪、下毒、诽谤等。例如,患者可能坚信有人在背后策划要对其进行伤害,即使没有任何客观证据支持这种观念,仍坚定不移地持有该信念。

二、临床表现

1.坚信被迫害的内容

年龄方面:不同年龄阶段都可能出现,但在青少年中可能因心理发展尚未成熟,表现形式可能与成年人有所不同。比如青少年可能更倾向于认为同学或他人在通过某种方式针对自己,如在学校里觉得有人故意传播不利于自己的谣言等。

性别方面:男女都可能患病,但具体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及成长环境等因素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男性和女性在坚信被迫害的上没有绝对的性别特异性,但可能在应对方式等方面因性别角色差异而有不同。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处于高压力、过度紧张的生活方式下的人群相对更容易出现被害妄想症相关症状。例如,长期从事高强度且竞争激烈工作的人,由于长期精神高度紧张,可能会更易产生被他人陷害、排挤等不切实际的想法。

病史方面: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患被害妄想症的风险相对较高。如果家族中有精神分裂症等相关精神疾病病史,那么个体患病的概率会比没有家族史的人群要高一些。患者会持续地坚信自己处于被侵害的情境中,这种信念非常顽固,难以被说服改变。

2.伴随的行为表现

患者可能会因为担心被迫害而采取一些自我保护的行为,比如过度警惕、回避可能认为有危险的人或环境等。如果患者坚信有人要跟踪自己,可能会频繁更换住所、出行时反复查看是否被跟踪等。

三、发病机制

目前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有一些相关的因素被认为与之有关。从神经生物学角度来看,可能涉及大脑神经递质的失衡,例如多巴胺、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异常可能参与了被害妄想症的发生发展。在遗传学方面,研究发现被害妄想症可能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家族中有相关精神疾病病史的个体,其基因携带了一定的患病风险因素。另外,心理社会因素也起到一定作用,如长期处于恶劣的生活环境、经历重大的生活事件(如严重的受辱、被欺诈等),可能会诱发被害妄想症。例如,一个人长期处于被同事恶意排挤的工作环境中,长期积累的心理压力可能会导致其出现被害妄想,觉得周围所有人都在针对自己进行迫害。

四、诊断标准

1.症状持续时间:患者的被害妄想症状至少持续1个月以上。如果症状持续时间较短,可能需要进一步观察是否是一过性的情绪反应等情况,而不是病理性的被害妄想症。

2.症状不符合其他精神疾病:需要排除其他精神疾病导致的类似症状,例如精神分裂症患者也可能出现被害妄想,但同时还会伴有幻觉、思维散漫等其他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而被害妄想症患者主要以单纯的被害妄想为突出表现,没有精神分裂症的其他典型症状。

3.严重程度影响社会功能:被害妄想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如患者因为坚信被迫害而无法正常工作、学习、人际交往等。例如,患者因为担心被同事迫害而无法正常上班,或者因为害怕被他人跟踪而不敢出门与人交往等。

五、与其他类似症状的区分

1.正常的警惕心理:正常人在面对一些可能的危险情况时也会有一定的警惕心理,但这种警惕是基于现实的、合理的判断。比如一个人在陌生环境中会留意周围人的举动,但不会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正在被恶意迫害。而被害妄想症患者的警惕是毫无根据的、过度的,且坚信自己处于被侵害的危险中。

2.多疑但非妄想:有些人可能比较多疑,但这种多疑是可以通过客观事实来纠正的。例如,某人怀疑朋友背后说自己坏话,但当朋友当面对质或者有证据表明并非如此时,就会放弃这种怀疑。而被害妄想症患者的信念非常顽固,难以被事实纠正,即使有明确的证据证明自己没有被迫害,仍然坚信自己处于被迫害的情境中。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又称精神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被害妄想症严重到最后会怎么样
徐红平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被害妄想症严重时可能导致社交隔离、暴力行为、精神崩溃和自杀倾向。 1.社交隔离 患者会对周围的人产生极度的不信任和恐惧,认为所有人都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从而逐渐与他人隔离,不愿意与外界接触。 2.暴力行为 患者可能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认为自己受到威胁,从而采取暴力行为来保护自己或攻击他人。 3.
被害妄想症是怎么回事?
徐红平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被害妄想症是一种思维障碍,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 1.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被害妄想症可能与遗传有关。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患病几率较一般人群要高。 2.神经生物学因素 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失衡可能导致被害妄想症的发生。 3.心理因素 童年时期的创伤经历、
如何开导被害妄想症患者
徐红平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开导被害妄想症患者,可以从建立信任、心理疏导、情绪管理、社交支持等方面入手。 1.建立信任 与患者建立良好信任关系,使其感到安全、被理解和接纳。 2.心理疏导 鼓励患者分享感受,通过现实性检验和认知重建,帮助其理解妄想与现实的差异,改变负面思维模式。 3.情绪管理 教授患者情绪调节技巧,缓解焦虑和恐
被害妄想症能治愈吗
屈英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被害妄想症一般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但这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 被害妄想症通常是一种慢性的精神障碍,可能与患者的个性、成长经历以及大脑的神经生物学因素等密切相关。有些患者的症状可能会长期存在,并且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反复出现。有些患者可能对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反应良好,而有些患者可能由于自
容易出现幻听幻觉和被害妄想症是什么病
刘建成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容易出现幻听幻觉和被害妄想症,一般情况下和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重度抑郁症等疾病有关。 1、精神分裂症 该病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患者可能会经历幻听、幻觉以及妄想,包括被害妄想,是不是会遗传、大脑结构和神经递质遗传等有关。 2、双相情感障碍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在病情发作的躁狂期,由于中枢神
被害妄想症日常应注意什么
刘建成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被害妄想症日常应注意病情监测、学习相关知识、用药护理等。 1.病情监测 患者平时应该注意定期复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其精神状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防病情加重。 2.学习相关知识 患者患病期间还需要学习被害妄想症的相关知识,正确认识该疾病,能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3.用药
被害妄想症是什么
刘建成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被害妄想症主要是指以坚信自己被攻击、嘲笑、迫害、恶意中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被害妄想症在临床上并没有特定的患病人群。被害妄想症可能是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等原因导致的,患病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冲动、自伤、坚信自己被跟踪监视、饭菜里面被放毒等症状。如果患者不能及时治疗被害妄想症,则会
被害妄想症吃什么药
刘建成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被害妄想症一般可以遵医嘱服用盐酸氯丙嗪片、奥氮平片、阿立哌唑片等药物。 1.盐酸氯丙嗪片 盐酸氯丙嗪片是一种抗精神病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等精神疾病。对于被害妄想症患者,盐酸氯丙嗪片可以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使患者不再过度警觉和猜疑,降低妄想的强度和频率。 2.奥氮平片 奥氮平片也可以调
被迫害妄想症怎么办
刘建成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被迫害妄想症一般指被害妄想症。被害妄想症的治疗方法包括社会和家庭支持、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1、社会和家庭支持 对患者而言,一个稳定的社会和家庭环境至关重要。亲朋好友的支持和理解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 2、心理治疗 比如认知行为疗法,通过认知重构和暴露疗法等技术,可以帮助患者重新评
被迫害妄想症是怎么回事
刘建成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被迫害妄想症指被害妄想症,被害妄想症可能是遗传因素、生物化学因素、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等因素引起的,相关分析如下所示: 1.遗传因素 遗传学研究表明,家族中有人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群,患被害妄想症的风险会增加。 2.生物化学因素 多巴胺假说认为多巴胺系统功能异常可能与被害妄想症相关,神经递质和神经化学物质的
被害妄想症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妄想症的发生通常与遗传因素有关,如家族史中有妄想症或者精神分裂症患者,其子女患妄想症或者精神分裂症的几率易增大,从而导致有被害妄想等症状。另外,部分人群是由于生物学因素,如颅脑损伤、感染、谵妄等,可诱发被害妄想症的出现。同时,部分人由于酒精依赖或者药物依赖,如滥用药物等可出现此情况。除此以外,此病还与个性特点有关系,如性格特征固执、敏感多
被害妄想症可以自愈吗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出现被害妄想症不会自愈,也不要以自愈方式解决问题。被害妄想症发生原因较多,比如精神分裂症导致出现妄想症或者脑器质性疾病出现,也可能是药物依赖、药物副作用或者违禁品依赖、毒品依赖等都会出现妄想症。所以,必须要到医院查找引起妄想症的原因针对性治疗,否则在家自愈会容易延误病情引起严重后果。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