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有特定疼痛表现,部位多在上腹部偏右、性质多样有节律性空腹痛;还有其他消化道症状,如反酸烧心、恶心呕吐、食欲改变;全身症状包括体重变化及乏力,不同人群在各症状上有不同表现及相关影响因素。
一、疼痛表现
1.疼痛部位: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多位于上腹部偏右的位置,一般来说,疼痛区域大概在剑突下和脐上方偏右的范围。这种疼痛的位置相对比较固定,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来说,位置表现基本相似,但儿童可能表述不清晰,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孩子腹部不适的具体位置。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的人群可能更容易出现疼痛位置的典型表现,而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的人,疼痛部位相对固定的特点可能更明显。
2.疼痛性质:疼痛性质多样,常见的有钝痛、胀痛、灼痛或者饥饿样痛。比如有的患者会感觉像胃部有被烧灼的感觉,也有的患者表现为隐隐的胀痛。不同个体对疼痛的感受可能存在差异,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无法准确描述疼痛性质,更多表现为哭闹、拒食等异常行为;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对疼痛的敏感度有所不同,但十二指肠溃疡本身引起的疼痛性质不会因性别而有本质改变;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疼痛性质可能更明显,病史较长的患者对疼痛性质的感知可能相对更熟悉。
3.疼痛规律:具有明显的节律性,多为空腹痛,即往往在空腹时疼痛发作,例如餐前1-3小时左右开始出现疼痛,进食后可缓解。这种节律性是十二指肠溃疡比较典型的特征。对于儿童来说,由于饮食规律可能与成人不同,空腹痛的表现可能不太典型;女性在妊娠等特殊生理状态下,可能会影响胃肠道的节律,导致疼痛规律发生一定变化;长期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可能会打乱这种疼痛节律;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且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疼痛规律可能会消失或变得不典型。
二、其他消化道症状
1.反酸、烧心:患者常常会出现胃酸反流至口腔的情况,感觉口中有酸味,同时伴有胸骨后或上腹部的烧灼感,也就是烧心感。这是因为十二指肠溃疡可能导致胃酸分泌过多,进而出现反流现象。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可能不会准确表达反酸,但可能会出现拒食、呕吐等情况;女性在孕期由于激素变化等原因,可能更容易出现反酸、烧心症状;生活方式中经常进食辛辣、油腻食物的人群,更容易诱发反酸、烧心;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的患者,在病情活动期往往更容易出现反酸、烧心症状。
2.恶心、呕吐:部分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如果溃疡导致幽门梗阻,呕吐可能会比较频繁,且呕吐物可能含有隔夜宿食。儿童发生恶心、呕吐时需要特别关注,因为儿童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频繁呕吐可能导致脱水等并发症;女性在妊娠早期可能本身就有恶心、呕吐的早孕反应,若合并十二指肠溃疡,可能会加重这种症状;长期酗酒的人群,胃肠道受到刺激,更容易出现恶心、呕吐;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且出现幽门梗阻等并发症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会比较明显。
3.食欲改变: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不想进食,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因为疼痛导致进食后缓解而出现食欲相对增加的情况,但长期食欲异常对身体会产生不良影响。对于儿童来说,食欲改变可能表现为吃奶量减少或拒食等;女性在月经前期可能食欲会有一定变化,若合并十二指肠溃疡,可能会加重食欲方面的紊乱;生活不规律、经常暴饮暴食的人群,食欲改变可能更明显;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且病情反复的患者,食欲往往难以恢复正常。
三、全身症状
1.体重变化:长期患有十二指肠溃疡且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下降的情况,这是因为消化功能受到影响,营养物质吸收不良。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体重下降可能会影响身高、智力等发育;女性若同时合并其他消耗性疾病或减肥等特殊情况,体重变化可能不单纯由十二指肠溃疡引起,但十二指肠溃疡会加重体重下降的情况;生活方式不健康、营养摄入不足的人群,更容易出现体重下降;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且病程较长的患者,体重下降的风险更高。
2.乏力:由于身体处于慢性疾病状态,营养吸收障碍以及疼痛等因素的影响,患者会感觉全身乏力,精神状态不佳。不同年龄人群乏力表现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活动减少、嗜睡等;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本身就可能有乏力感,合并十二指肠溃疡后会加重乏力症状;长期劳累、生活压力大的人群,乏力症状可能更明显;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且病情较重的患者,乏力症状会比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