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球低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10/L,常见原因有感染、血液系统疾病、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理化因素等;白血球低不一定是白血病但白血病可能伴白血球低,可通过骨髓穿刺鉴别;应对白血球低时一般人群要治原发感染、休息营养,儿童要防感染、选安全治疗,老年人要防并发症、全面排查原因及注意用药,有基础疾病人群要在治基础病时关注白血球低并防并发症。
一、白血球低的定义及相关因素
白血球即白细胞,正常成人白细胞总数为(4-10)×10/L,白血球低指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10/L。其常见原因有:
感染因素:病毒感染是常见原因,如流感病毒、EB病毒等感染,可抑制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导致白细胞生成减少;某些细菌感染,如伤寒杆菌感染,也可能引起白血球低,机制可能涉及细菌毒素对骨髓的抑制作用以及免疫反应影响白细胞的生成与破坏。不同年龄段人群感染的病原体有所差异,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受病毒感染影响白血球计数;老年人则可能因基础疾病多,感染后更易出现白血球低的情况。
血液系统疾病:某些血液系统疾病会直接影响白细胞的生成,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受损,导致全血细胞减少,其中包括白细胞减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中的造血细胞出现发育异常,也会引起白细胞等血细胞的数量异常。不同年龄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其疾病的发生发展特点不同,儿童患血液系统疾病的类型与成人有所不同,治疗方案也有差异。
药物因素:许多药物可引起白血球低,如抗肿瘤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抑制骨髓正常造血细胞的功能,导致白细胞生成减少;某些抗生素,如氯霉素,可能通过抑制骨髓造血干细胞的蛋白质合成等机制引起白血球低。不同年龄、不同健康状况的患者使用相关药物时,发生白血球低的风险不同,例如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全,使用某些可能导致白血球低的药物时需要更谨慎评估。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的造血细胞,导致白细胞破坏过多或生成减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与年龄、性别有一定关系,女性患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率相对较高,不同年龄段的患者病情进展和表现也有所不同。
理化因素: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如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受到过量的辐射会损伤骨髓造血干细胞,影响白细胞的生成;长期接触苯等化学毒物,也会对骨髓造血功能造成损害,引起白血球低。不同职业暴露于理化因素的人群,发生白血球低的风险不同,例如长期在化工环境中工作的人群接触化学毒物的机会多,需更注意防护。
二、白血球低与白血病的关系
白血球低不一定是白血病,但白血病可能伴有白血球低的情况。
白血病的白细胞表现: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在急性白血病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可增高、正常或减低。例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外周血白细胞数常降低;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白细胞计数显著增高。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往往存在质的异常,细胞形态和功能异常,如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占据骨髓空间,抑制正常造血,导致正常白细胞生成减少,同时可能释放异常的白细胞,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等。
白血球低的其他情况与白血病的鉴别:单纯白血球低需要与白血病进行鉴别诊断。通过骨髓穿刺检查是重要的鉴别方法,骨髓穿刺可观察骨髓中造血细胞的数量、形态等情况。如果骨髓穿刺显示造血细胞增生正常,没有大量异常的白血病细胞浸润,则一般不是白血病引起的白血球低;如果骨髓中发现大量原始和幼稚细胞(如急性白血病时骨髓中原始粒细胞或原始淋巴细胞明显增多),则提示白血病可能。不同年龄的患者在进行骨髓穿刺等检查时,操作的难度和风险有所不同,儿童由于骨髓腔相对较软等特点,穿刺操作需要更精细的技术。
三、白血球低的应对及注意事项
一般人群:如果是因感染等良性因素引起的白血球低,需要积极治疗原发感染。例如病毒感染引起的白血球低,在病毒感染控制后,白细胞计数往往可逐渐恢复正常。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的人群,需要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和适当运动,以促进身体恢复。
特殊人群
儿童:儿童白血球低时,由于免疫力相对更低,更要注意预防感染,如尽量少去人员密集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等。儿童白血球低的原因可能与儿童期常见的病毒感染等有关,在治疗原发疾病时,要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避免使用可能进一步抑制骨髓造血的药物。
老年人:老年人白血球低时,要密切观察有无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感染后病情可能进展较快。在寻找白血球低的原因时,要全面排查,考虑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因素,如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同时要注意老年人用药的特殊性,避免使用可能加重白血球低的药物。
有基础疾病人群:对于本身患有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出现白血球低,需要在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关注白血球低的情况。例如本身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出现白血球低,要在治疗狼疮的方案中权衡药物对白细胞的影响,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注意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因为基础疾病本身可能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白血球低又进一步加重免疫防御功能的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