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评估包括血清学、影像学和肝活检组织学检查。血清学指标如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影响;影像学中的瞬时弹性成像、磁共振弹性成像、超声弹性成像可评估肝纤维化程度,不同人群检查需考虑相应因素;肝活检组织学检查是金标准,可分S0-S4期,儿童、女性等进行时需考虑各自特殊情况及相关生活史等因素。
一、血清学肝纤维化指标
1.透明质酸(HA):是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之一,由间质细胞合成后分泌入血。血清HA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在肝纤维化早期即可升高,可反映肝内间质细胞的活化程度及肝窦毛细血管化等情况。例如,有研究表明,肝纤维化患者血清H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且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HA水平逐渐升高。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与成人在血清HA水平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变化趋势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中,长期大量饮酒者可能因酒精对肝脏的损伤影响HA水平;有肝病病史者HA水平往往会因肝脏病变活动而波动。
2.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是反映胶原合成的指标,由成纤维细胞分泌。血清PⅢNP水平升高提示肝内有胶原合成增加,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可用于评估肝纤维化进展情况。多项研究显示,肝纤维化患者血清PⅢN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且其水平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抗纤维化治疗的效果。
年龄因素会影响PⅢNP的基础水平,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合成代谢与成人不同,PⅢNP水平可能有差异;生活方式中,过度劳累等可能影响肝脏代谢,间接影响PⅢNP水平;有肝病病史者,肝脏病变状态会直接影响PⅢNP的分泌和代谢。
3.Ⅳ型胶原(CⅣ):是构成基底膜的主要成分,血清CⅣ水平升高反映基底膜胶原合成增强,可作为肝纤维化的指标之一。肝纤维化时,肝脏基底膜遭到破坏,CⅣ释放增加,导致血清中CⅣ水平升高。研究发现,肝纤维化患者血清CⅣ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且与肝纤维化分期有一定关联。
不同年龄人群CⅣ水平有一定差异,儿童肝脏功能尚未完全成熟,CⅣ基础水平可能与成人不同;性别对CⅣ水平影响不大;生活方式中,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熬夜等可能影响肝脏对CⅣ的代谢;有肝病病史者,CⅣ水平会因肝脏病变活动而改变。
4.层粘连蛋白(LN):是基底膜中特有的非胶原性结构蛋白,主要由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合成。血清LN水平升高与肝窦毛细血管化、基底膜增厚等有关,是肝纤维化的重要指标之一。肝纤维化患者血清LN水平常升高,且其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
年龄因素会使不同年龄段人群LN水平有差异,儿童肝脏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决定了其LN基础水平与成人不同;生活方式中,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可能影响LN的代谢;有肝病病史者,LN水平会随肝脏病变进展而变化。
二、影像学肝纤维化指标
1.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通过超声技术结合瞬时弹性原理来测定肝脏硬度值(LSM),可用于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其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肝内传播速度与肝组织硬度相关的特性,硬度越高,传播速度越快。一般来说,LSM值越高,肝纤维化程度越重。例如,LSM值在7.0-9.5kPa提示显著肝纤维化,>9.5kPa提示严重肝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儿童肝脏的解剖和生理特点,使用FibroScan时需要特别注意操作方法和准确性,要考虑儿童肝脏相对较小、质地相对较软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女性在进行该检查时,若处于特殊生理时期如孕期等,可能需要谨慎评估检查的必要性和安全性;生活方式中,肥胖等情况可能影响肝脏硬度的测量准确性,因为肥胖会使肝脂肪变等情况干扰超声传播;有腹部手术史等情况可能影响瞬时弹性成像的检查结果,需要结合病史综合判断。
2.磁共振弹性成像(MRE):利用磁共振技术评估肝脏弹性,能更准确地反映肝脏硬度。通过检测肝脏组织的弹性模量来判断肝纤维化程度,其优势在于不受肥胖、肋间隙等因素的影响,对于一些因肥胖等原因导致瞬时弹性成像检查困难的患者更具优势。研究表明,MRE测得的肝脏弹性值与肝纤维化分期有较好的相关性。
年龄方面,儿童的肝脏磁共振成像表现与成人不同,MRE检查时需要根据儿童的特点调整参数等;性别对MRE检查结果影响不大,但在特殊情况如女性孕期等,需考虑磁共振检查的安全性;生活方式中,有金属植入物等情况会影响磁共振检查,进而影响MRE的检查结果,需要在检查前详细询问病史;有肝病病史者,MRE检查可更精准地评估肝纤维化进展情况,但需结合其他临床资料综合判断。
3.超声弹性成像:包括二维超声弹性成像、剪切波弹性成像等,通过检测肝脏组织的弹性来评估肝纤维化程度。二维超声弹性成像主要是根据组织对超声的反射和应变情况来判断硬度,剪切波弹性成像则能更准确地定量测量肝脏硬度。超声弹性成像具有无创、可重复性好等优点,可作为肝纤维化的辅助评估指标。
儿童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时,要注意儿童的配合度,可能需要在安静状态下进行检查以保证结果准确;女性在检查时,若乳房较大等情况可能会对肝脏超声弹性成像的结果产生一定干扰,需要适当调整检查部位和方法;生活方式中,过度运动后肝脏血流等情况可能影响超声弹性成像结果,建议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进行检查;有肝病病史者,超声弹性成像可动态观察肝纤维化变化,但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分析。
三、肝活检组织学检查(金标准)
肝活检是通过穿刺获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直接观察肝组织的纤维化程度、炎症活动度等,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病理上根据肝组织内胶原纤维沉积的范围、分布等将肝纤维化分为S0-S4期,S0为无纤维化,S1为汇管区纤维化扩大,周围纤维化,S2为汇管区周围纤维化,纤维间隔形成,小叶结构保留,S3为纤维间隔伴小叶结构紊乱,无肝硬化,S4为肝硬化。
对于儿童患者,肝活检属于有创检查,需要充分评估风险,儿童对疼痛的耐受和机体的恢复能力与成人不同,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女性进行肝活检时,需考虑月经周期等因素对凝血功能等的影响,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操作以降低出血等风险;生活方式中,长期饮酒、服用某些药物等情况会影响肝脏的病理表现,在肝活检前需详细询问相关生活史;有凝血功能障碍等病史者,肝活检风险较高,需谨慎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纠正凝血功能后再进行操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