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最常见的症状

来源:民福康

血液病相关症状多样,贫血症状包括因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减少致氧气运输不足,出现乏力(尤其在老人、生理期女性及有不良生活方式或慢性疾病者中更明显)、头晕耳鸣(老人、处于嘈杂环境或有头部外伤等病史者症状特殊)、面色苍白(小儿、皮肤黝黑或有皮肤疾病者判断需结合其他症状);出血症状有因血小板或凝血问题导致的皮肤瘀点瘀斑(儿童、生理期女性、体力劳动者或有血管脆性疾病者更易出现)、鼻出血(老人、有不良习惯或高血压等疾病者情况特殊)、牙龈出血(换牙期儿童、孕期女性、吸烟者或有牙周疾病者症状明显);发热症状分为因免疫力下降感染引发的低热(儿童、老人、生活不规律或有免疫系统疾病者表现不同)和感染加重时的高热(小儿、孕期女性、有不良生活方式或基础疾病者影响较大);淋巴结和肝脾肿大症状,淋巴结肿大常见于颈部等部位(小儿、老人、长期接触污染物或有感染病史者需鉴别),肝脾肿大患者可能有腹部不适等症状(儿童、孕期女性、长期饮酒或有相关疾病史者需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一、贫血相关症状

1.乏力:由于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氧气运输能力下降,身体各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氧气供应,能量产生不足,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疲倦,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即使轻微活动也容易感到极度疲劳。年龄较大的患者,本身身体机能有所衰退,乏力症状可能更为明显,对日常生活影响更大。女性在生理期由于失血,会加重贫血相关的乏力症状。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方式会使乏力症状更易出现且程度加重。有慢性疾病史的患者,如慢性肝病、肾病等,本身可能存在造血功能异常,乏力症状可能持续存在且难以缓解。

2.头晕、耳鸣:大脑对缺氧较为敏感,贫血导致脑部供血、供氧不足,患者会出现头晕症状,严重时会有天旋地转的感觉,甚至可能突然晕倒。耳部的听觉神经也会因缺血缺氧而功能异常,引起耳鸣,耳鸣可为持续性或间歇性,声音多样,如嗡嗡声、蝉鸣声等。老年人因脑血管弹性下降,对缺血的耐受性降低,头晕症状可能更为频繁和严重,增加了跌倒的风险。生活中经常处于嘈杂环境、精神压力大的人群,头晕、耳鸣症状可能会被放大,影响患者的注意力和生活质量。有头部外伤史或神经系统疾病史的患者,出现头晕、耳鸣症状时需要更仔细鉴别病因。

3.面色苍白:皮肤和黏膜的颜色主要取决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贫血时血红蛋白减少,皮肤和黏膜会失去红润光泽,表现为面色苍白,尤其以口唇、甲床、睑结膜等部位更为明显。小儿贫血时面色苍白可能不太容易被察觉,需要仔细观察口唇和甲床颜色。长期在户外活动、皮肤黝黑的人群,判断面色苍白可能相对困难,需要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患有皮肤疾病的患者,皮肤颜色可能受原发病影响,不能单纯依靠面色判断贫血情况。

二、出血相关症状

1.皮肤瘀点、瘀斑:血液病患者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凝血机制出现障碍,轻微外力作用下,皮下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皮肤瘀点、瘀斑。瘀点一般为针尖大小,不高出皮肤表面,压之不褪色;瘀斑面积相对较大,可呈片状或斑块状。儿童皮肤娇嫩,轻微碰撞就可能出现瘀点、瘀斑,且由于儿童好动,受伤机会较多,出血表现可能更为常见。女性在月经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凝血功能会有一定改变,可能使皮肤瘀点、瘀斑更容易出现或加重。生活中从事体力劳动或运动较多的人群,因碰撞机会增加,皮肤出血表现更为明显。有血管脆性增加疾病史的患者,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皮肤出血倾向会更严重。

2.鼻出血:鼻腔黏膜血管丰富且比较表浅,当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因子缺乏时,鼻腔黏膜容易出血。鼻出血可单侧或双侧发生,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为涕中带血,重者可呈喷射状出血,不易止血。老年人鼻腔黏膜干燥、血管弹性差,鼻出血后不易自行停止,且可能反复出血。经常挖鼻等不良生活习惯会损伤鼻腔黏膜,增加鼻出血的发生几率。患有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血压波动时鼻出血可能更为严重,且出血不易控制。

3.牙龈出血:牙龈组织富含血管,在刷牙、咀嚼硬物或轻轻触碰牙龈时,就可能出现出血。出血可为少量血丝,也可为较多鲜血,有时可自行停止,但容易反复发作。儿童在换牙期,牙龈组织较为脆弱,更容易出现牙龈出血。女性在孕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牙龈组织对局部刺激的反应性增强,牙龈出血的发生率会增加。长期吸烟的人群,牙龈组织健康状况较差,更容易出现牙龈出血,且出血后愈合相对较慢。有牙周疾病史的患者,牙龈炎症本身会导致牙龈出血,合并血液病时出血症状会加重。

三、发热相关症状

1.低热:血液病患者由于白细胞数量或功能异常,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感染初期可能表现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7.3℃38℃之间。低热可能持续存在,也可能呈间歇性发作。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低热时可能表现为烦躁、哭闹、食欲减退等。老年人由于机体反应能力下降,低热时可能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容易被忽视。生活不规律、营养不良的人群,机体抵抗力差,更容易出现低热症状。有免疫系统疾病史的患者,本身免疫功能紊乱,低热可能是病情活动或合并感染的表现。

2.高热:当感染加重或病情进展时,患者可能出现高热,体温可超过39℃。高热时患者可伴有寒战、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小儿高热时容易出现惊厥,对大脑造成一定损伤。女性在孕期高热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生活中过度劳累、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使机体免疫力进一步下降,高热持续时间可能更长,病情更难控制。有慢性肺部疾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高热可能会诱发原有疾病加重,增加治疗难度。

四、淋巴结和肝脾肿大相关症状

1.淋巴结肿大:可发生于全身各处淋巴结,常见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肿大的淋巴结可单个或多个存在,大小不一,质地可软可硬,一般无明显疼痛,部分患者可能有压痛。小儿淋巴结肿大可能是反应性增生,也可能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表现,需要仔细鉴别。老年人淋巴结肿大需要警惕恶性肿瘤转移的可能。长期处于环境污染严重地区的人群,接触有害物质机会增多,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可能相对较高。有感染性疾病史的患者,如结核、EB病毒感染等,可能遗留淋巴结肿大,需要与血液病导致的淋巴结肿大相区分。

2.肝脾肿大:患者可能自觉腹部胀满、不适,有时可在右上腹或左上腹摸到肿大的肝脏或脾脏。肝脾肿大程度不同,轻度肿大时可能无明显症状,重度肿大时会压迫周围组织和器官,影响消化功能,导致食欲不振、腹胀、腹痛等症状。儿童肝脾相对成人较大,判断肝脾肿大时需要结合年龄和超声等检查结果。女性在孕期,由于子宫增大,可能会影响对肝脾大小的触诊判断。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本身可能存在肝脏损伤,肝脾肿大可能与酒精性肝病和血液病共同作用有关。有肝脏疾病史或血液系统疾病家族史的患者,出现肝脾肿大时需要高度重视,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分布全身,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按其位置可分为浅表淋巴结和深部淋巴结。正常淋巴结多在0.2~0.5㎝,常呈组群分布。每一组群淋巴结收集相应引流区域的淋巴液,如耳后、乳突区的淋巴结收集头皮范围内的淋巴液;颌下淋巴结群收集口底、颊黏膜、牙龈等处的淋巴液;颈部淋巴结收集鼻、咽、喉、气管、甲状腺等处的淋巴液;锁骨上淋巴结群左侧收集食管、胃等器官的淋巴液,右侧收集气管、胸膜、肺等处的淋巴液;腋窝淋巴结群收集躯干上部、乳腺、胸壁等处的淋巴液;腹股沟淋巴结群收集下肢及会阴部的淋巴液。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血液病可以通过蚊子传播吗?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血液病是否可以经过蚊子传播和疾病类型有一定关系。血液病包括白血病或者艾滋病等,其中艾滋病毒可以经过血液传播,当蚊子咬了人体的皮肤之后,再去咬此外一个人的时候,就会表现出传染的现象。病人还要注意做好治疗,比如积极的服用抗病毒的药物,比如阿昔洛韦等。此外,病人还要注意做好生活护理,防止性交或者血液传播等
血液病毒感染是什么病?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血液病毒感染是指外界的病毒经过其他的传播途径感染人体的血液,多见的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等等,其中最多见的病毒有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以及巨细胞病毒等等。最多见的病毒类型是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因为这两种病毒是经过血液传播最多见的病毒类型,尤其是乙肝病毒。
造成脑出血的原因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造成脑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高血压、血管畸形、血液病等。 1、高血压 长时间高血压如果没有进行规范的降压治疗,可导致脑部慢性血管性损伤,进而增加脑出血的发病风险。 2、血管畸形 如果大脑内部动脉以及静脉畸形,周围的血管弱化,可如果发生脑血管破裂,就会导致脑出血。 3、血液病 如果患者有血友病、镰状细胞贫
脑出血和丘脑出血一样吗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出血和丘脑出血不完全一样。 脑出血是发生于局部脑实质的非外伤性出血,其病因包括动脉瘤、血液病等。丘脑出血是脑出血类型之一,其临床症状包括失语、偏身感觉障碍等。除此之外,脑出血还包括脑室出血、小脑出血等,前者可出现头痛、呕吐、肌张力异常等症状,后者可出现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等症状,所以脑出血和丘脑出血
没有高血压会脑出血吗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没有高血压可能会得脑出血,也可能不会得脑出血。 脑出血是一种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常见病因为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脑动静脉畸形、血液病、脑动脉炎等,即使不患有高血压,患有以上其他疾病,也可能会引起脑出血。但是,若本身不患有高血压,且体质较好,也不存在脑出血潜在的风险因素,通常就不会得脑出血
外伤能导致脑出血吗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外伤一般不能导致脑出血。 脑出血是原发性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出血,也可被称为自发性脑出血,其产生原因是不是会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脑动静脉瘤、血液病等有关,和外伤并无关系。如果患者是因为外伤导致颅内出血,则一般会被称为颅内血肿。 脑出血患者可能会在发病短时间内出现说话困难、四肢麻木、剧烈头痛等症状,甚至
骨质疏松缺什么
叶进 主任医师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三甲
骨质疏松可能是机体中缺乏钙、维生素D、蛋白质等因素所致。 1、钙 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体内的钙质丢失、胃肠道吸收钙的能力下降,并且身体的激素水平下降,身体长时间缺钙会导致骨量丢失,进而引发骨质疏松。 2、维生素D 若体内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机体对钙的吸收,也可诱发骨质疏松。 3、蛋白质 年龄增长或者
查骨质疏松挂什么科
叶进 主任医师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三甲
查骨质疏松一般建议挂骨科、内分泌科、血液内科等。 1、骨科 骨质疏松属于代谢性骨病,主要是因为骨量丢失,导致骨骼变得脆弱,并且骨骼的微结构被破坏引起了发病,可以寻求骨科医生的帮助。 2、内分泌科 骨质疏松的发病可能与内分泌疾病有关系,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库欣综合征等,所以可以挂内分泌科。
发烧对视力有影响吗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发烧即发热,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对视力是不是会有影响。 发热通常与各种病原体感染、血液病、结缔组织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等原因有关,通常不会对视力造成影响,但患者在发热期间,因机体免疫力下降,而导致病原体侵袭了眼部,并引起了结膜炎、角膜炎等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查明病因,
白癜风并不是血液病,为何还需验血
魏国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白癜风不是血液病,但是患者一般需要验血,从而判断是否继发感染,并且了解全身情况,方便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白癜风主要是皮肤和毛囊内黑色素细胞减少或消失所致,患者就医后通常需要验血,以明确红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数值,判断是否继发感染。此外,验血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免疫系统和整体健康状况,从而采取
血液病什么病最可怕
王武明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二医院 三甲
血液病范围很广,只要是骨髓所造的细胞或是骨髓本身所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称为是血液病,比如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等疾病都属于血液病。比较可怕的血液疾病,一般是指急性白血病或是再生障碍性贫血,这些疾病治疗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化疗有死亡率,最终的治疗方法主要靠骨髓移植,目前在我国骨髓移植还没有普遍开展,所以有一定
尖锐湿疣是血液病
胡永轩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三甲
尖锐湿疣是由HPV病毒感染所致的,以肛门外生殖器部位为主要的好发部位,以增生性疾病为临床表现的一种性传播疾病。目前没有证据证明HPV病毒会进入血液,因此不是血液病,也不会随着血液的流动而导致全身性的播散。一般临床所见的尖锐湿疣主要在肛门外生殖器部位以及女性的宫颈和阴道壁等部位。
发现淋巴结大都是血液病
周玮 副主任医师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我们知道淋巴结肿大的话,就是很多情况下都会出现,有良性跟恶性之分,很大程度上的话,淋巴结肿大的话,都是由于一些感染性的疾病导致,例如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的话,在相应的淋巴回流分布区域出现,这种情况下的话,就是一个继发性的表现。我们知道淋巴结肿大的话,在很多疾病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说的话,出现淋巴结的肿大,不一定就一定是我们的血液系统的疾
女性血液病有哪些症状
张晓乐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首先血液病是一大类疾病,包括几十种具体的疾病,不同的疾病其症状也不同。比如贫血性疾病包括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同时会有心慌、气短、胸闷、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失眠等现象。
血液病有哪些症状
丁素芳 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儿童血液病主要表现为贫血、哭闹、头晕、乏力、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另外还会有发烧,反反复复的发热。孩子还会出血比如牙齿出血,女孩可能月经量过多。如果孩子有血液病,家长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做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并进行对症治疗。
血液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张晓乐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血液病是血液系统疾病的统称,包括几十种疾病,不同的疾病发病原因不同,因此没有办法告诉你血液病的具体原因,需要问具体疾病。如缺铁性贫血是由于缺铁所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引起;白血病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发育异常、基因突变所引起。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