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精神病”,但属于精神心理疾病范畴,需科学区分概念。
“精神病”通常指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常出现幻觉、妄想、思维紊乱或行为失控,丧失现实检验能力。而焦虑症属于神经症性障碍,核心表现为过度担忧、紧张不安、恐惧等情绪症状,常伴随心悸、手抖、出汗等躯体反应,但患者意识清晰,能区分现实与想象,对自身状态有自知力,不会出现幻觉或妄想。
两者的关键区别在于,焦虑症以情绪困扰为主,社会功能受损较轻;精神病则以认知、情感、行为严重失调为特征,常需长期住院治疗。焦虑症通过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药物干预(如抗焦虑药)及生活方式调整,多数患者可显著改善症状,回归正常生活。
若出现持续焦虑情绪,建议及时就医评估,避免因误解疾病性质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