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痕舌未必都是脾虚所致,其成因多样,除中医所说的脾虚外,还可能与牙齿形态、舌体发育及局部刺激等因素相关,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齿痕舌指舌体边缘出现牙齿压迫的痕迹,中医理论中常将其与脾虚湿盛联系,认为脾虚导致舌体胖大,受牙齿挤压形成齿痕,多伴随腹胀、便溏、乏力等症状。但从现代医学视角,齿痕舌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引起,如牙齿排列不整齐、牙列稀疏或舌体天生较大,正常情况下舌体与牙齿长期接触即可形成齿痕,此类人群无其他不适,属于生理现象。此外,短期内舌体水肿也可能出现暂时性齿痕,待水肿消退后痕迹消失。
因此,齿痕舌并非脾虚的特异性表现,需结合整体症状及检查结果判断。如果仅出现齿痕舌而无其他不适,多为生理情况,无需特殊处理;如果伴随脾虚相关症状,可通过中医辨证调理,但不能仅凭齿痕舌就判定为脾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