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可以生育,但需满足特定条件。
抑郁症并非遗传性疾病,但具有家族聚集性,患者子女患病风险较常人高2-10倍。不过,通过规范治疗、心理干预及营造良好家庭环境,可有效降低后代发病概率。医学上明确,抑郁症本身不会直接导致生育障碍,但需综合评估病情稳定性、治疗方式及家庭支持系统。
若患者处于康复期,症状稳定且未服用药物,或药物已停用4个月以上,可考虑备孕;若病情严重、需长期服药或伴有自杀倾向,则建议暂缓生育。孕期激素波动可能诱发抑郁复发,而抗抑郁药物可能增加胎儿畸形、早产等风险,需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
患者应提前与精神科、产科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包括调整药物剂量、加强心理治疗及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家属需提供情感陪伴,避免患者独处时陷入负面情绪。生育后仍需持续监测心理健康,预防产后抑郁,为母婴健康筑牢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