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患者可能会流鼻血,且常表现为反复、不易止血,与疾病导致的凝血异常相关。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异常白细胞大量增殖会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血小板是血液凝固的关键成分,其数量不足时,鼻腔黏膜稍有破损就易出血,且出血后难以形成血栓止血。同时,白血病细胞浸润血管壁,会降低血管的完整性和收缩能力,进一步加重出血倾向。
这类鼻出血多无明显诱因,可能在擤鼻、洗脸时发生,也可能自行出现,出血部位常见于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与普通鼻出血相比,白血病引起的鼻出血持续时间较长,压迫止血效果较差,还可能伴随牙龈出血、皮肤瘀斑、月经量增多等其他部位出血表现。出现频繁鼻出血时,需及时检查血常规和凝血功能,若血小板显著降低,需输注血小板支持治疗,同时针对白血病本身进行化疗等抗肿瘤治疗,从根源上改善凝血功能,减少出血风险。日常需避免挖鼻、用力擤鼻,保持室内湿度适宜,减少鼻腔黏膜干燥破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