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药物治疗周期因人而异,通常需6个月至2年,部分患者需长期维持。
焦虑症的服药时长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反应及复发风险。急性期治疗(前3-6个月)以快速控制症状为目标,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选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或苯二氮类药物。若症状在3个月内显著缓解,可进入巩固期(6-12个月),逐步减少苯二氮类药物,维持SSRI等抗抑郁药剂量,防止复发。
个体差异显著影响疗程。首次发作、症状较轻且无共病的患者,规范治疗6-12个月后可能逐步停药;而反复发作、伴随抑郁症或躯体疾病的患者,需延长维持期至1-2年,甚至终身小剂量用药。突然停药易引发撤药反应(如头晕、失眠)或病情反弹,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药物治疗需与心理干预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正念训练等可提升心理韧性,减少药物依赖。停药后每3-6个月随访评估,若出现睡眠障碍、情绪波动等早期复发信号,需及时恢复治疗。科学用药与长期自我管理是康复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