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出血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
对胃溃疡出血患者,需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及时掌握患者身体状况,以便发现异常能迅速处理。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降低机体耗氧量,防止因活动导致出血加重。
2.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H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此类药物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值,为血小板聚集及凝血过程创造有利条件,从而促进止血,降低再出血风险,药物需遵医嘱使用。
3.内镜治疗
经药物治疗出血仍未控制,或存在活动性出血时,可考虑内镜治疗。通过内镜可直接观察出血部位,并采取相应止血措施。常见方法包括注射疗法,即向出血部位注射肾上腺素等药物,使血管收缩止血;热凝疗法,如使用高频电凝、氩离子凝固术等,通过热效应使出血血管闭塞。
4.手术治疗
对于经内镜治疗无效,或出血量大、病情危急,出现失血性休克等情况时,需进行手术治疗。此外,若患者存在难治性溃疡、溃疡合并穿孔等并发症,也需考虑手术。手术方式主要有胃大部切除术、迷走神经切断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