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社交退缩、情感淡漠、认知或感知扭曲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患者常表现出对亲密关系的回避和古怪的思维、行为模式,属于ClusterA(A类)人格障碍范畴。
分裂型人格障碍的核心特征符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的诊断标准,包括:对社交关系明显回避,几乎没有亲密朋友;情感表达受限,对他人的赞扬或批评反应平淡;存在古怪的信念或魔幻思维,如迷信、相信超自然现象;感知异常,如短暂的错觉或躯体幻觉体验;言语风格古怪,缺乏逻辑性或细节模糊等。这些症状需持续存在且明显影响社交或职业功能,同时不能用其他精神疾病或物质使用来解释。
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研究提示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家族中存在精神分裂症或其他人格障碍者患病风险较高;早期环境因素如童年期情感忽视、社交隔离也可能增加发病概率。从病理机制看,患者可能存在大脑前额叶皮层功能异常,影响社交认知和情感调节能力。
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通常不会主动寻求治疗,因其对自身状态缺乏自知力或不认为存在问题。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如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改善社交技能和纠正扭曲认知,仅在伴随明显焦虑或抑郁时短期使用药物缓解症状。总体而言,该障碍病程慢性,早期干预可减少功能损害,但彻底治愈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