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便秘时可遵医嘱吃容积性泻药、渗透性泻药,还可使用润滑性泻药。
1.容积性泻药
通过增加粪便中的水分含量,使粪便体积增大,刺激肠道蠕动,从而促进排便。常见的如小麦纤维素颗粒,它来源于小麦麸,能增加粪便体积,使粪便松软,易于排出。适用于轻度便秘患者,尤其适合有膳食纤维摄入不足问题的人群,且相对温和,副作用较小。
2.渗透性泻药
在肠道内形成高渗环境,阻止肠道内水分被吸收,从而增加肠道内水分,软化粪便,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常用药物为聚乙二醇、乳果糖;聚乙二醇通过氢键结合水分子,增加粪便含水量,不被肠道吸收,不影响肠道内电解质平衡,安全性较好,可用于各年龄段便秘患者,但严重脱水者慎用。乳果糖在结肠中被肠道菌群分解为有机酸,增加肠道渗透压,使水分保留在肠道内,同时可调节肠道pH值,改善肠道功能。适用于慢性功能性便秘,尤其适用于老年人、孕妇及儿童,但对乳糖不耐受者需谨慎使用。
3.润滑性泻药
在肠道内起到润滑作用,使粪便易于通过肠道,同时可阻止粪便中的水分被吸收,软化粪便。常用药物为开塞露、液体石蜡;开塞露主要成分是甘油或山梨醇,通过润滑和刺激肠壁,反射性地引起排便反应,起效较快,常用于急性便秘的临时缓解,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直肠敏感性降低。液体石蜡口服后不被吸收,能润滑肠壁和软化粪便,适用于老年人、儿童及术后排便困难者,但长期应用可能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