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伴发热处理方法包括观察病情、饮食调整、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注意降温、皮肤护理等。
1.观察病情
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记录发热的时间、最高体温、发热频率等。体温在38.5℃以下时,可通过多喝温水、松散衣物等方式散热。若体温超过38.5℃,且伴有精神萎靡、哭闹不止等不适表现,应及时就医或采取适当降温措施。
2.饮食调整
母乳喂养的患儿需继续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和免疫物质,有助于增强患儿抵抗力,且容易消化吸收,不会加重胃肠道负担。配方奶喂养的患儿可适当将配方奶稀释,以减轻胃肠道消化压力。若腹泻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更换为无乳糖配方奶,因为腹泻可能导致肠道乳糖酶缺乏,无乳糖配方奶可避免乳糖不耐受加重腹泻。
3.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腹泻和发热会导致患儿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对于轻、中度脱水的患儿,可使用口服补液盐Ⅲ,按照说明书冲调后少量多次饮用,以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若患儿脱水严重,出现精神萎靡、无法口服补液等情况,需及时就医,通过静脉输液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4.注意降温
当体温在38.5℃以下时,首选物理降温。可采用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擦拭患儿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每次擦拭时间10-15分钟,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避免使用酒精擦浴,因为酒精可能通过皮肤吸收,对小儿造成不良影响。若物理降温效果不佳,体温超过38.5℃,且患儿伴有明显不适,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5.皮肤护理
由于腹泻时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对肛周皮肤刺激较大,每次便后需用温水清洗肛周,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皮肤。清洗后可涂抹护臀膏或凡士林,以保护肛周皮肤,预防尿布疹。日常还需选择吸水性好、透气性佳的尿布或尿不湿,并及时更换,保持臀部皮肤干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