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潴留核心症状包括排尿功能异常(完全性尿潴留表现为无法自主排尿、膀胱区隆起,常见于前列腺增生急性发作等;不完全性尿潴留表现为尿量减少且排尿后仍有尿意,常见于神经源性膀胱等)、膀胱区域不适(下腹部胀痛、耻骨上区压痛、膀胱区膨隆)及全身性反应(肾积水相关症状、电解质紊乱);特殊人群中,老年男性多因前列腺增生导致,女性多与盆腔手术等有关,糖尿病患者易因神经源性膀胱引发,儿童多与先天性尿道畸形等有关;并发症有尿路感染、膀胱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预防需调整生活方式、管理疾病、定期检查。
一、尿潴留的核心症状表现
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尿液无法正常排出,导致尿液在膀胱内潴留的病理状态,其核心症状可分为排尿功能异常、膀胱区域不适及全身性反应三类。
1.排尿功能异常
1.1.完全性尿潴留:表现为患者完全无法自主排尿,即使有强烈尿意,膀胱区也因尿液充盈而隆起,触诊可发现膀胱区紧张、有弹性,叩诊呈浊音,常见于急性尿潴留,如前列腺增生急性发作、尿道结石梗阻等。研究显示,急性尿潴留患者中,前列腺增生占比约50%~60%,尿道结石占比约15%~20%。
1.2.不完全性尿潴留:患者可排出少量尿液,但每次尿量减少(通常<100ml),且排尿后仍有强烈尿意,提示膀胱内仍有大量尿液残留,常见于慢性尿潴留,如神经源性膀胱、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的膀胱功能障碍。
2.膀胱区域不适
2.1.下腹部胀痛:尿液潴留导致膀胱过度扩张,刺激膀胱壁神经末梢,引发下腹部持续性胀痛,疼痛程度与尿液潴留量相关,潴留量越大,疼痛越明显。
2.2.耻骨上区压痛:触诊耻骨上区(膀胱投影区)时,患者可感到明显压痛,提示膀胱内压力升高,常见于急性尿潴留早期。
2.3.膀胱区膨隆:当尿液潴留量超过500ml时,膀胱区可出现肉眼可见的膨隆,触诊有囊性感,叩诊呈浊音,提示膀胱内尿液充盈。
3.全身性反应
3.1.肾积水相关症状:长期尿潴留可导致尿液逆流至肾脏,引发肾积水,表现为腰部胀痛、血尿(尿液中红细胞增多),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损害,出现少尿、无尿等急性肾衰竭症状。
3.2.电解质紊乱:尿潴留患者因排尿减少,可能导致钾、钠等电解质排泄异常,引发高钾血症(血钾>5.5mmol/L)或低钠血症(血钠<135mmol/L),表现为乏力、心律失常(高钾血症)或恶心、呕吐(低钠血症)。
二、特殊人群的症状特点及注意事项
1.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尿潴留的常见病因,症状常表现为排尿困难(尿流变细、排尿费力)、夜尿增多(每晚排尿≥2次),且易因饮酒、受凉等诱因诱发急性尿潴留。建议老年男性定期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及前列腺超声检查,早期发现前列腺增生。
2.女性患者:女性尿潴留多与盆腔手术(如子宫切除术)、妊娠分娩损伤或神经源性膀胱相关,症状可能表现为下腹部坠胀感、排尿不尽感,且易被忽视。建议女性患者术后密切关注排尿情况,若出现排尿困难,应及时就医。
3.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影响膀胱逼尿肌功能,引发神经源性膀胱,表现为排尿无力、尿潴留。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空腹血糖4.4~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定期进行尿动力学检查,评估膀胱功能。
4.儿童患者:儿童尿潴留多与先天性尿道畸形(如后尿道瓣膜)、神经源性膀胱或心理因素相关,症状可能表现为哭闹、拒绝排尿或排尿时疼痛。家长需关注儿童排尿习惯,若出现排尿异常,应及时进行泌尿系统超声及尿流动力学检查。
三、尿潴留的并发症及预防
1.并发症
1.1.尿路感染:尿液潴留为细菌繁殖提供环境,易引发膀胱炎(尿频、尿急、尿痛)、肾盂肾炎(发热、腰痛),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
1.2.膀胱功能损害:长期尿潴留可导致膀胱逼尿肌萎缩,膀胱容量减小,形成“小膀胱”,进一步加重排尿困难。
1.3.肾功能损害:尿液逆流至肾脏可引发肾积水,压迫肾实质,导致肾功能下降,严重时可发展为尿毒症。
2.预防措施
2.1.生活方式调整:避免久坐、憋尿,保持规律排尿习惯(每2~3小时排尿一次),减少咖啡因、酒精摄入,这些物质可能刺激膀胱,加重排尿困难。
2.2.疾病管理:前列腺增生患者需按医嘱使用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或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需进行膀胱训练(定时排尿、延迟排尿)。
2.3.定期检查:50岁以上男性每年进行一次前列腺超声及PSA检测,糖尿病患者每半年进行一次尿动力学检查,早期发现膀胱功能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