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结膜下出血先观察出血范围及视力情况,初期24至48小时内局部冷敷,48小时后改局部热敷,存在高血压等诱因需针对性处理,儿童留意外伤等情况,老年人关注基础病并避免用力排便,妊娠期女性谨慎处理勿滥用药物。
一、观察与初步判断
眼球结膜下出血多由眼部轻微外伤、高血压、剧烈咳嗽、呕吐等因素引发,首先需观察出血范围、视力有无受影响等情况,若视力未出现变化,可先居家进行初步观察。
二、急性期处理(出血初期,通常为24-48小时内)
在出血初期,可对眼部进行局部冷敷,利用低温促使局部血管收缩,从而减少进一步出血。冷敷时需注意温度不宜过低,每次冷敷时长控制在15-20分钟,每日可重复数次。
三、亚急性期处理(出血48小时后)
出血48小时后,可改为局部热敷,通过热敷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加快血液吸收。热敷温度一般把控在40-50℃,每次热敷时长同样为15-20分钟,每日可进行数次。
四、查找诱因并针对性处理
若存在高血压情况,需监测血压并积极控制血压;若因剧烈咳嗽、呕吐等导致出血,需针对这些诱因进行对症处理以缓解症状;对于反复发生结膜下出血的患者,需进一步排查血液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发生结膜下出血时,家长要仔细留意是否有外伤史等情况,密切观察孩子眼部状况及有无其他不适表现,若原因不明需及时带孩子就医。
老年人:老年人发生结膜下出血时,需关注其基础疾病状况,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积极控制基础病,且老年人恢复相对较慢,要避免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行为,耐心等待出血吸收。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出现结膜下出血时,需谨慎处理,先观察出血情况,若有异常及时就医,同时要考虑妊娠期特殊生理状态,避免自行滥用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