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角膜溃疡时致病真菌侵袭致角膜炎症释放炎性介质刺激感觉神经末梢致痛,可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处理需用抗真菌药物控制感染根源并让患者眼部充分休息,儿童患者需专业医师严格评估病情处理,老年患者用抗真菌药要考虑与其他基础疾病用药相互作用并密切关注其对疼痛的耐受及反应情况。
一、真菌性角膜溃疡疼痛的病理生理机制
真菌性角膜溃疡时,致病真菌侵袭角膜组织引发炎症反应,炎症过程中会释放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这些介质刺激角膜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从而导致疼痛产生,炎症程度越重,疼痛往往越明显。
二、疼痛的评估方式
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来评估疼痛程度,让患者在一条10cm的直线上标记出能代表自身疼痛程度的位置,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最剧烈疼痛,通过该评分可初步判断疼痛对患者的影响程度,以便后续制定针对性处理方案。
三、疼痛的处理原则
(一)控制感染根源
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如那他霉素等抗真菌滴眼液,通过抑制真菌生长繁殖,从根本上减轻角膜炎症反应,进而缓解疼痛。
(二)非药物干预
让患者保持眼部充分休息,避免长时间用眼及强光刺激眼部,减少对角膜感觉神经末梢的进一步刺激,有助于缓解疼痛不适。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真菌性角膜溃疡伴疼痛时,需由专业医师严格评估病情后进行处理,避免自行使用可能影响眼部的不当方法,因为儿童眼部发育尚未成熟,任何治疗操作都需谨慎,以防止对眼部造成不可逆损伤。
(二)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选择抗真菌药物治疗时,要充分考虑药物与其他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由医师综合评估后制定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密切关注老年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及反应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