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密切关注小孩体温变化不同年龄段正常体温范围有别肛温≥或腋温≥且伴不适需重视留意发热持续时间热型及伴随症状,可松散衣物温水擦浴大血管丰富部位避免酒精擦浴,优先非药物干预需用药按年龄遵医嘱以提升舒适度为标准,保证充足水分选清淡易消化食物让休息充足环境舒适通风,早产儿先心病免疫缺陷等基础病小孩发热病情变化快需更谨慎及时就医防延误。
一、体温监测
需密切关注小孩体温变化,不同年龄段正常体温范围有别,婴儿核心体温(肛温或耳温)正常在36.5~37.5℃,口温稍低,腋温36~37℃,当肛温≥38℃或腋温≥37.5℃且小孩伴有不适表现时需重视,同时留意发热持续时间、热型及伴随症状,如是否有咳嗽、流涕、呕吐、腹泻等。
二、物理降温
可通过松散小孩衣物来帮助散热,采用温水擦浴方式,水温保持在32~34℃,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每次擦拭时间控制在5~10分钟,需避免使用酒精擦浴,因小孩皮肤薄嫩,酒精易经皮肤吸收可能导致中毒。
三、药物使用原则
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措施缓解小孩不适,若需使用药物,6个月以上小孩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对乙酰氨基酚,3个月以上小孩可使用布洛芬,但要严格遵循年龄禁忌,严禁自行给低龄儿童乱用退烧药,且以提升小孩舒适度为用药标准,而非机械按体温用药。
四、饮食与休息
保证小孩摄入充足水分,预防脱水,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面条等。让小孩保证充足睡眠,休息环境应保持舒适、通风良好,有助于身体恢复。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早产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等基础疾病的小孩,发热时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更为谨慎。此类小孩发热时应及时就医,密切关注其体温及一般状况,必要时立即送往医院进行诊治,防止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