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黑眼圈可通过保证不同人群充足睡眠、增加富含维生素C、E及花青素的食物摄入进行生活方式管理,还能通过冷敷收缩眼周血管、按摩促进眼周血液循环开展物理护理,也可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激光分解眼周黑色素或对眼窝凹陷进行填充治疗但要注意相关人群禁忌。
一、生活方式管理1.1保证充足睡眠,成年人每晚应维持7~9小时高质量睡眠,儿童和青少年因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需保障8~10小时睡眠,睡眠不足会使眼周血液循环不畅,黑色素沉积形成黑眼圈,长期睡眠不足还可能引发成年人内分泌失调,进一步加重黑眼圈问题;1.2合理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C、E及花青素的食物摄入,如柑橘类水果、坚果、蓝莓等,维生素C可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维护血管健康,维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花青素能改善眼部血液循环,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对营养物质吸收利用能力下降,更应注重从饮食中获取这类营养以辅助改善黑眼圈;二、物理护理措施2.1冷敷,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眼,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冷敷能收缩眼周血管,减轻眼周水肿和淤血从而缓解黑眼圈,敏感肌肤人群冷敷时需控制时间与冷敷物温度,避免过度刺激皮肤;2.2按摩,用无名指指腹从眼头向眼尾轻轻按摩,每次按摩5~1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按摩可促进眼周血液循环,老年人眼周皮肤松弛,按摩时要特别注意手法轻柔,防止损伤皮肤;三、医疗干预3.1激光治疗,利用特定波长激光分解眼周黑色素以改善黑眼圈,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激光治疗,治疗后要严格注意防晒,避免紫外线加重色素沉着,儿童皮肤娇嫩,不建议采用激光治疗;3.2填充治疗,对于因眼窝凹陷导致的黑眼圈,可通过填充玻尿酸等物质改善,填充治疗后需遵循医生嘱咐进行护理,孕妇等特殊人群要谨慎评估填充治疗的安全性。